霍亂預防注射證 圖/許峰源霍亂預防注射證 圖/許峰源霍亂預防注射證 圖/許峰源 文/許峰源
霍亂又稱虎疫、虎列拉,是急性胃腸傳染病,病源為霍亂弧菌,侵入人體潛伏期約一至三天,最長五天,患者若嚴重脫水,將導致休克而死亡。若是患者排泄物未經處理,汙染環境,將透過食物、水源造成更大規模的傳染。
霍亂是全球性傳染病,日據初期,台灣總督府對患者採取隔離、投藥治療,加強民眾衛生觀念,減少危害。但境外入侵例子屢見不鮮,一九一九年有三千八百三十六人被感染,二千六百九十三人喪命,致死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二。
隔年夏天,霍亂捲土重來,二千六百七十人染疫,一千六百七十五人身亡,致死率百分之六十二‧七。台灣總督府設傳染病收容所,集中患者治療,加上防疫宣傳、疫苗注射、海港檢疫等措施多管齊下,大大降低危害程度。
二戰結束,政府接收台灣後,遣送日籍人員回國,海港檢疫成為漏洞。隨著兩岸恢復交通,中國東南霍亂流入台南。一九四六年四月,霍亂擴散全台,許多學校宣布停課,避免學童群聚傳染。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採隔離病患治療、大規模環境消毒,完成全台三分之二人口的疫苗注射,但仍有三千八百零九人染疫,二千二百一十人病歿。一九四七年五月,台灣省政府設立衛生處,在往後十餘年間,每年規畫民眾施打疫苗,關注國外霍亂動態,適時調整港口檢疫,遠離疫疾威脅。
一九六○年起,艾爾托型弧菌引起的副霍亂,病症與霍亂相似,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擊印度與南亞、東南亞。一九六二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大會通令會員國將副霍亂視為霍亂,採更高規格防疫工作,並隨時通報病例。
七月十日,台灣難擋副霍亂入侵,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南部已發現零星病例,正加緊防範。一周後,衛生處在台中市成立「台灣省霍亂防治中心」,部署南部防疫工作。但幾天後,中北部縣市紛紛淪陷,造成全台灣民眾恐慌,社會秩序混亂。
依傳染病防治辦法,在最短時間內隔離、治療病患,消毒疫區,杜絕疫源擴散,而最快速的方法是注射疫苗,增強民眾的身體抵抗力。世界衛生組織證實霍亂疫苗能有效預防副霍亂,經衛生處密切聯繫,七月底日本空運一百萬人份疫苗抵台,世界衛生組織也從菲律賓徵調二百萬人份援助,台灣血清疫苗研究所日夜趕工投入生產,已能滿足全台灣一千一百萬人的需求。
八月三日,行政院設置「台灣區副霍亂防疫工作聯繫小組」,令各部會與軍警機構協助衛生處,落實疫苗注射,規定未在期限內注射疫苗,將處新台幣九十元罰緩,且必須持有注射證明者,才能購票搭乘公共汽車、火車,確保全民健康。衛生處爭取各單位協助外,也落實海港檢疫,加強疫區消毒,宣導正確防疫觀念,大大降低副霍亂危害程度。
九月初,衛生處持續搜尋新增病例,進行隔離、治療。十九日,台灣省政府據國際檢疫規定,已連續二周未有新增病例,宣布台灣撲滅副霍亂,解除各項禁令。二十一日,世界衛生組織接獲台灣通報後,向全球宣告台灣解除副霍亂疫區,各國可與台灣恢復正常活動,並借鏡台灣經驗防堵疫情。
歷經一個多月,台灣計三百八十人感染副霍亂,二十四人死亡,致死率約百分之六。雖然傷亡程度看起來不高,但副霍亂流行期間重創經貿發展,造成養殖漁業莫大損失,引發香蕉外銷日本的空前危機,台灣香蕉乏人問津。
直至台灣戰勝副霍亂,才慢慢恢復香蕉、農漁物產重返國際市場。一九六三年,台灣為防止副霍亂死灰復燃,超前部署全民疫苗注射作業,民眾依規定注射必加蓋印記,作為警政機關查驗憑證。一九六四年,衛生處落實全民疫苗注射,將逾期不接種者罰緩提高至一百八十元,避免民眾態度鬆散。
往後十餘年間,台灣每年落實全民疫苗注射,港口與機場檢疫工作滴水不漏,宣導正確防疫知識,縱使副霍亂危害亞洲,絲毫未能威脅台灣。副霍亂殷鑑不遠,近來新冠病毒疫情來勢洶洶,防疫工作不可不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