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牌九:普賴斯攝於1897年。照片中的幾個中國人正圍坐在一起推牌九。牌九,一般認為是由骰子演變而來,多用木、骨或象牙製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書院的文人:普賴斯攝於1897年。根據背後對聯的內容「白鹿時」猜測,這兩位文人很有可能是在白鹿洞旁的玉屏書院拍攝了這張照片。玉屏書院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位於玉屏山麓,是廈門最早的書院之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合影:佚名攝於1870年代。幾位青年才俊在照相館中合影,在當時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兩個農民:普賴斯攝於1897年。兩 個農民擔著農具,正行走在鼓浪嶼一 條小路的樹蔭下。島上的原住民本來 就不多,以耕種為生的農民更少。在 廈門成為開放口岸後,鼓浪嶼一度成 為外國人的天堂,他們在島上修建房 屋、體育場、教堂和船塢,土地都由 租買而來,可耕種的土地則愈發稀少 。攝影師在拍攝這張照片的同時亦感 嘆,這些中國農民怎麼也想不到,他 們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變成了外國租 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打穀:普賴斯攝於1897年。一位正 在打穀的農民正面帶微笑看著攝影師 。擺在地上和農民手中拿著的水稻不 多,說明在廈門島糧食的產量並不高 。打穀的工具比較簡陋,只是一個擋 有席子的大木盆,和同時期,或者更 早的江南城市,甚至北方城市相比都 比較落後,可見當時廈門的農業生產 還很不發達。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洗衣服:佚名攝於1900年代。在大 陸,過去婦女們洗衣服都是在溪邊、 河邊、湖邊或江邊,而鼓浪嶼上並沒 有地表溪流,當地的婦女們將井水裝 進一個下部有小洞的大缸內,這樣就 會一直有流動、乾淨的水了。汲水的 裝備就是照片中的那組木杆,當地人 稱之為「吊烏杆」,旁邊的井也被稱 之為「吊烏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揀稻穗的婦人:普賴斯攝於1897年 。水稻是廈門島民主要的糧食作物, 傳統的農業生產也是全家上陣,丈夫 們在田地裡收割,妻子們背著孩子在 田裡拾稻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和尚:普賴斯攝於1897年。照片中 的這個和尚,正謙遜的低下頭,雙手 合十,對著攝影師口中低念「南無阿 彌陀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汲水:普賴斯攝於1897年。一名鼓 浪嶼上的島民正從井中汲水,井旁的 巨石上插著一根木樁,巧妙的做為拉 水桶的定滑輪。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道士:普賴斯攝於1897年。一 位身著法衣,手持搖鈴和號角的 道士正準備作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舂米:普賴斯攝於1897年。清代以前,廈門「民間 稻穀加工,皆手工杵舂」。把糙米盛於大石臼內,手 舂稱「手對」,每次可舂糙米一鬥,腳舂稱「腳對」 ,每次兩斗多。照片中這個人正在用腳舂。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不像廈門島那樣在晉代就有城市編制,鼓浪嶼這座小島直到宋末元初才開始有人定居。
據說最早在島上定居的一戶李姓漁民,就在島的西北角,因此那一帶被稱為「李厝澳」,也就是現在的內厝澳一帶。
在廈門開埠之前,沒有外國人常住鼓浪嶼,閩南文化一直在這座小島上緩慢發展,人口日益增多,從內厝澳擴展到日光岩以東到上鹿礁一帶,過著半耕半漁的生活。
明代,隨鄭成功在島上駐軍,操練水師,鼓浪嶼迎來了一番變化,留下「寨門」、「水操台」等遺跡。
到了鴉片戰爭後,廈門開埠,外國人開始在島上建設領事館、洋行、教堂、學校、醫院、別墅,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也為鼓浪嶼島上的居民帶來變化。一些人開始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進入教會學校而開始識字,或者將土地租賣給外國人,自己搬離鼓浪嶼,甚至更嚴重的,被當作「豬仔」賣到南洋或美洲。
無論外界的環境如何變化,島上的居民都盡力存續傳統的生活方式:種植蔬菜和水稻,用最傳統的方式打穀,繼續使用遍及全島、極具特色的吊烏井,繼續信奉傳統的道教、佛教,繼續尋求媽祖的保佑,日光岩下的日光岩寺仍香火不斷。
當中西兩種文化在鼓浪嶼這座彈丸小島上激烈碰撞的時候,島民們的這份堅守,在那個世代是十分難得的,這也正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之處。
推牌九:普賴斯攝於1897年。照片中的幾個中國人正圍坐在一起推牌九。牌九,一般認為是由骰子演變而來,多用木、骨或象牙製成。牌上刻著不同的點表示不同的數位,不同點數的牌組合在一起又有不同的稱呼,如兩個「六點」拼成「天牌」,兩個「么點」拼成「地牌」,一個「六點」和一個「五點」拼成「虎頭」。這種娛樂遊戲在明清時期非常盛行,常用於賭博。
書院的文人:普賴斯攝於1897年。根據背後對聯的內容「白鹿時」猜測,這兩位文人很有可能是在白鹿洞旁的玉屏書院拍攝了這張照片。玉屏書院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位於玉屏山麓,是廈門最早的書院之一。最初只有文昌殿和萃文亭,後來增蓋講堂和齋廡,不僅設有教學場所,還提供住宿。照片中的方桌上擺著茶海、茶壺等飲茶器具,很有閩省特色。
合影:佚名攝於1870年代。幾位青年才俊在照相館中合影,在當時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
道士:普賴斯攝於1897年。一位身著法衣,手持搖鈴和號角的道士正準備作法。
汲水:普賴斯攝於1897年。一名鼓浪嶼上的島民正從井中汲水,井旁的巨石上插著一根木樁,巧妙的做為拉水桶的定滑輪。
舂米:普賴斯攝於1897年。清代以前,廈門「民間稻穀加工,皆手工杵舂」。把糙米盛於大石臼內,手舂稱「手對」,每次可舂糙米一鬥,腳舂稱「腳對」,每次兩斗多。照片中這個人正在用腳舂。
兩個農民:普賴斯攝於1897年。兩個農民擔著農具,正行走在鼓浪嶼一條小路的樹蔭下。島上的原住民本來就不多,以耕種為生的農民更少。在廈門成為開放口岸後,鼓浪嶼一度成為外國人的天堂,他們在島上修建房屋、體育場、教堂和船塢,土地都由租買而來,可耕種的土地則愈發稀少。攝影師在拍攝這張照片的同時亦感嘆,這些中國農民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變成了外國租界。
打穀:普賴斯攝於1897年。一位正在打穀的農民正面帶微笑看著攝影師。擺在地上和農民手中拿著的水稻不多,說明在廈門島糧食的產量並不高。打穀的工具比較簡陋,只是一個擋有席子的大木盆,和同時期,或者更早的江南城市,甚至北方城市相比都比較落後,可見當時廈門的農業生產還很不發達。
洗衣服:佚名攝於1900年代。在大陸,過去婦女們洗衣服都是在溪邊、河邊、湖邊或江邊,而鼓浪嶼上並沒有地表溪流,當地的婦女們將井水裝進一個下部有小洞的大缸內,這樣就會一直有流動、乾淨的水了。汲水的裝備就是照片中的那組木杆,當地人稱之為「吊烏杆」,旁邊的井也被稱之為「吊烏井」。
揀稻穗的婦人:普賴斯攝於1897年。水稻是廈門島民主要的糧食作物,傳統的農業生產也是全家上陣,丈夫們在田地裡收割,妻子們背著孩子在田裡拾稻穗。
和尚:普賴斯攝於1897年。照片中的這個和尚,正謙遜的低下頭,雙手合十,對著攝影師口中低念「南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