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門桿菌是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極大可能會造成慢性胃炎、胃潰瘍,也有可能惡化變成胃癌。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胃部病兆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除了飲食習慣可能引起外,胃幽門桿菌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感染後雖然不一定會有症狀出現,但長期感染幽門桿菌,幾乎都會導致慢性胃炎,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也大幅提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胃幽門桿菌通常都是吃進去的」,未使用公筷母匙以致傳染給的機會非常高,已有研究證實,若能根除胃幽門桿菌,將有效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胃幽門桿菌在臨床上很常見,但它可能潛藏在患者身上造成各種胃部疾病,他近期遇到一名四十歲女患者,經健檢意外發現胃癌及大腸癌轉移,檢測後發現也有胃幽門桿菌,極有可能是因胃幽門桿菌導致胃部疾病。加上胃幽門桿菌會因為家人之間共食而互相傳染,事後發現患者的先生,之前也曾驗出胃幽門桿菌。
胃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是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有很大的機會造成慢性胃炎、胃潰瘍,也有可能惡化變成胃癌。徐兆甸強調,在其變成胃癌之前就先做殺菌動作,是預防胃癌重要的手段。
近年健康意識上升,許多人都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也常會注意到血小板數值,輕微的血小板低下往往沒有症狀,容易被輕忽,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可能會與血小板低下有關。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血小板參與人體的凝血作用,血小板由骨髓製造後進入血管內,當血管有缺損的時候,血小板便會經由一系列的反應,形成血栓幫助止血。血小板低下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小於10萬/mm3,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還有3個可能原因,為製造不足、破壞或耗損太多、累積在過大的脾臟所致。
血小板低下跟幽門桿菌有關?康本初解釋,可能因幽門桿菌所帶的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的結構,身體的免疫細胞誤將血小板認為是外來物質,加以攻擊破壞,造成血小板低下。倘經過治療,將幽門桿菌根除,血小板的數目,就有可能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