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腸道健康,應以新鮮蔬果取代果汁。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根據最新癌登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蟬聯十三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其實,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因為有百分之五十的大腸癌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因此,找出息肉不斷再生的原因,包括了解自身基因及改善飲食習慣,例如常吃「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等五種替身食材,多「替」多健康,才能真正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了解自身風險。他提醒,基因就像是一個體內的開關,就算有這個開關,也要有足夠的外在影響,才會觸發基因對身體造成作用。
2成息肉 因生活習慣不佳復發
而對息肉的基因來說,觸發的因素包含後天的種種壞習慣。曾有研究指出,即使是基因相同的雙胞胎,不同的飲食、生活習慣,仍會造成不同的發病機率。
切除大腸息肉,並非一勞永逸,根據統計,有二成息肉會復發,這跟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除了用內視鏡切除息肉,也需搭配飲食調整,才是避免息肉「春風吹又生」的根本方式。
針對好發大腸息肉,或是希望維護腸道健康、遠離大腸癌威脅的人,在飲食方面該注意什麼?徐兆甸建議「五大健康飲食替身」,鼓勵大家多「替」多健康。
一、「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
二、「黃豆及其製品」代替部分紅肉類;
三、「多樣足量蔬菜」代替單一來源;
四、「新鮮水果」代替果汁;
五、「開水」代替飲料。
此外,藉由養成運動習慣、保持良好體重,避免抽菸喝酒、吃油炸食物或過度加工食品等來預防息肉的復發,也很重要。
腸道多皺摺 用內視鏡篩檢最佳
徐兆甸說,雖然腸鏡檢查有效且發展成熟,仍遇過不少做健檢者,因為各種原因不想做大腸內視鏡檢查。
腸胃屬於有空腔的器官,其內部充滿皺褶,腸胃檢查需透過內視鏡深入打氣才能看到皺摺處,初期病灶通常是黏膜上的微小病變,易隱藏在皺摺處,所以針對腸癌、胃癌檢查,內視鏡才是最佳篩檢工具,磁振造影並無法替代。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提醒,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大腸癌篩檢一生必做檢查項目之一。
建議年滿五十歲,務必接受由國健署提供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研究證實可降低三成四大腸癌死亡率;若檢查結果發現異常,務必安排進一步大腸鏡檢查。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則建議提早至三十五至四十歲,安排大腸癌篩檢,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