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世界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回復: 0

[轉帖] 【文化印象】糶米古道 緬懷先民生活日常

[複製鏈接]

6980

主題

7014

帖子

9萬

積分

海軍元帥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積分
91326
發表於 2021-3-7 22:33: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糶米古道入口。圖/丹青
文/丹青

台灣所謂的古道,許多與早期農民、漁民生活有關,如魚路古道,是金山地區漁民為運送魚貨到士林販售,越過陽明山而開闢出來的。陽明山平等里山區有幾條水圳古道,也是先民為農墾而翻山越嶺所開鑿。

今山依舊,古道只能照遺跡。要看古道,通常要到郊區,爬山走路也有一段距離。若腳力有限,在台北市信義區附近的小山丘,倒有一條四百公尺的糶米古道可供健走,從中可以體會早年無車時代,農民挑米過山的辛苦。

糶米古道位於台北市吳興街六○○巷一○○弄底,搭公車即可抵達,登山口位於泰和公園旁。古道建於清朝道光年間,是當時三張犁地區的農民,為節省運送時間,捨棄繞遠道的平地路而另闢的山中小徑,作為南港、木柵、深坑、景美等地米糧運送及貿易之用,共五百個石階。

不管是「糶」(讀音「跳」,「賣」之意)米或「糴」(讀音「笛」,「買」之意)米,總之,就是農夫為運送米糧及其它農產品,為節省時間而開闢的山丘捷徑。以今日一般登山健行,四百公尺距離、五百個石階或許不算什麼,但若挑負米糧等重擔,便可讓人體會到「粒粒皆辛苦」了。怪不得古道中,先民興建了一座「糶米公廟」,奉祀福德正神,庇佑賣米的挑夫。

昔日吳興街陂(埤)塘很多,「陂」是指灌溉用的池塘,日治時期改用「坡」字。故附近公車總站周遭以前稱「坡口」,糶米古道的這座山丘,則稱「新坡嶺」。今日,吳興街的埤塘多已成為公寓大樓,新坡嶺下的部分埤塘亦整治為新埤溪。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糶米古道原有的石階改為水泥階梯,新埤溪旁亦沿溪鋪設木棧步道,讓民眾便於登山健行及欣賞周邊生態環境。

位於糶米古道的牌樓旁,有座廢棄不用的「德興煤礦坑口」,是另一個值得參觀的歷史景點。

此座煤礦坑興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民國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間曾鼎盛一時。過去礦坑內使用相思樹木支撐坑體,相思木受擠壓前會產生聲響,礦工只要聽到撐木發出聲音,便會放下工具逃出礦坑。後因礦脈枯竭,民國七○年代關閉廢棄,只留下坑口遺跡,以及兩節台車及車上的煤塊提供展示。德興煤礦坑與鄰近的和興炭坑,為熱鬧信義區中現存的兩個礦坑遺址,走訪糶米古道時,亦可順道一遊。

糶米古道距車水馬龍的市區不遠,沿途樹林濃鬱,富人文生態氣息,是市民休憩、健身及緬懷早年農民生活,增進台灣歷史知識的一條小山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自動贊助|NG新世界綜合論壇

GMT+8, 2025-4-28 11:06 , Processed in 0.040546 second(s), 17 queries .

抗攻擊 by GameHost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