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審計新村已不是宿舍,而是青年創業園區。圖/丹青文/丹青
在台中市西區,走過著名的林蔭大路草悟道,至民生路向上國中附近後右轉,會在向上國中側門對面,發現一座建築特殊的聚落,那是青年文創基地─審計新村。
審計新村是台灣廢省前,台灣省政府審計處的職員宿舍,一九六九年落成。剛好民國五○年代,台中市郊區新蓋的許多房子,流行一種紅瓦、鵝黃外牆的二樓小洋房樣式,審計新村就是這時期的代表作。其房舍內部格局雖小,但比起一般舊的透天厝精緻許多,尤其鐵花窗更是當時新建築的特色之一;而且宿舍共有二十六棟建築,連同公共區域,共有○.五二公頃,形成「數大就是美」的聚落;這也是省政府繼光復新村、長安新村後,在台中市的第三批省政府宿舍群。
一九八九年精省後,省府官員逐漸外調、遷出,審計新村隨之閒置、荒廢,在長久風吹雨淋下有所毀損,空屋且易成為治安危慮之地。然而這類五○年代所蓋的老房子,至今已成稀有建築物,值得以聚落方式保存下來,並給予活化、再利用。近年來,台中市政府乃與國產署合作開發,由國產署提供房地,市政府負責修繕及景觀設計,並提出「青年摘星計畫,築夢台中」的政策,遴選二十六位摘星青年,以優惠租金,讓他們進駐基地。故今天的審計新村已不是宿舍,而是青年創業園區。此園區於二○一七年一月開幕,成為市民拍照、打卡的熱門文創園區 。
目前除了餐飲業、傳統市集進駐園區,還有不同領域的職業達人、設計師或青創人士。年輕人在店面設計較有突出的想像空間,各家店面都呈現整齊、特色美感。還有鋼筆專賣店搭配祝福卡片流通,以及代寄郵件予親朋好友的店家等,在這裡可看到不少有趣且充滿文青色彩的景觀。
歷史的印記,可以透過保留和改造,留在人們的心中,一如審計新村,是老建築新風貌的一個好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