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0)年為庚子鼠年且閏年閏四月,保庇NOW於《習俗百科/今年閏四月!出嫁女兒備豬腳麵線為父母添壽》一文中,介紹了閏年閏月的習俗,其實關於農曆的習俗還有很多,就像今天要介紹的習俗,據說台灣流傳了農曆四月到九月不適合結婚的說法,你知道為什麼嗎?
要結婚的新人在挑日子時,多會選擇農曆十月到隔年三月舉辦婚禮,其中又以十二月為最多新人選擇的月份,因此農曆十二月又被稱為「婚姻月」。但是農曆四月到九月則被認為是不適合結婚的月份,四月因為「四」和「死」發音相似,因此被認為不吉利、不宜辦喜事,否則會被觸霉頭;五月的「五」和「誤」發音相似,古人擔心五月舉辦婚禮會成為「錯誤」,或是發生「誤差」,故盡量避免;而六月正好是一年的一半,若這時結婚圓滿的婚姻恐僅有一半,可能會落得離婚、喪偶的下場。 農曆七月是我們熟知的「鬼月」,古人對七月本來就多忌諱,再加上擔心婚禮儀式會引來孤魂惡靈破壞,因此多會避開;農曆八月十五為土地公聖誕,據說土地公非常怕老婆,因此過去有八月結婚的夫妻,新郎會比較怕老婆的說法;農曆九月因為「九」和「狗」發音相似,狗又常常被拿來當罵人的比喻,古人對此有些忌諱。 但若不就迷信的吉凶判斷,其實這個習俗和當時的時代環境、產業結構多有影響,過去因為農業社會的關係,農曆四月到九月正好是一年中的農忙期,置辦結婚儀式有太多需要準備的事情,所以等到農忙結束是最好的選擇,且四月到九月也是夏天颱風頻繁的季節,避免結婚儀式受天災干擾所以預先防範。 現代社會雖然很少人還在意農曆四月到九月不能結婚的習俗,但新人們還是會盡量避免在農曆七月舉辦婚禮,因此西曆六、七月的結婚新人會相較八、九月來得多,可見農曆習俗在現代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柿子文化,《結婚、搬家、開市、生小孩,第一次挑日子就該懂的農民曆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