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百科/跟神明溝通 筊的材質不同有影響嗎?
我們到廟裡拜拜,除了點香跟神明述說心事外,也常以各種方式跟神明溝通,有些廟的神明會在固定時間降駕辦事,直接與信眾溝通,但最常見的方式該是「擲筊」,那麼問題來了,筊的材質不同會讓我們與神明間的溝通有所影響嗎?
擲筊是台灣常見的與神明溝通的方式。(圖/保庇NOW資料圖)
筊這個物品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通常在廟中都會準備好幾副讓信眾與神明溝通,它的外型大多是紅色月牙型,大小則沒有定置,但通常擲的筊較大時會放在紙錢上,雙手握好紙錢,再將筊杯甩落,這是用在廟方人員求問重要事務時,如慶典日期、作醮事宜等,但也不是每間廟都有這種做法,這是依區域性不同而變動的規矩。
民間常見的筊通常是木頭製,但因為木製筊杯用久了容易損壞,所以近年來也出現了塑膠製的筊杯。朴子配天宮也珍藏了一副據說是康熙皇帝用過的黃金筊。而筊杯的代替品,除了與已逝先人溝通用的銅板,在一些文獻中也能看到碟子、蚌殼、竹片等替代物,總之只要是「一對且有正反兩面」的物品,都有可能成為筊杯的替代物,畢竟很少會有人隨身將筊杯帶在身上到處走。
如果以上一段的內容來看,有木製筊杯、塑膠筊杯、黃金筊杯,再加上各種替代物品,其實筊的材質並沒有嚴格的限定,自然在與神明的溝通之上也不會有所差異,但目前沒有人就這個項目做過大數據的分析,所以我們無法斷言一定沒有影響,只是目前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仍是以木製筊杯為主流,塑膠筊杯居次。
如果有定期在關注保庇NOW的朋友一定都了解,與神明取得良好溝通的幾個要件是問題說的清楚、身家資料報的詳細、給神明時間查案、擲筊前記得洗筊。至於筊杯的材質基本上不會影響溝通,總而言之,有事請教神明一切以誠心為主,若少了虔誠之心,問題又說不清楚,就算你在筊杯裡裝上晶片也不會讓溝通比較順暢。
來源:保庇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