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常見皮膚疾病以汗管瘤、粟粒腫、黃斑瘤最多。圖/陳雨鑫 【本報台北訊】你的眼周有凸起小顆粒嗎?坊間稱其為「脂肪粒」,其實醫學上沒有此說法。眼周常見皮膚疾病以汗管瘤、粟粒腫與黃斑瘤最多,前二者大都不會造成疼痛或傷害,可和平共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采暹指出,這三種皮膚問題都難透過藥物改善,坊間宣稱塗抹藥品能消除,多是錯誤資訊。
汗管瘤、粟粒腫
生長與否看體質
李采暹表示,汗管瘤是一種分化良好的汗管細胞組合而成的良性腫瘤,顏色偏黃或呈膚色,有時會因汗液堆積,略增大且呈半透明,位在皮膚真皮層,有一定深度,難以自行去除。
汗管瘤可以出現在全身,包括胸部、腹部各處,但最常見是長在眼部周圍,一般來說不痛不癢,皮膚受刺激或較敏感時可能會有癢感。汗管瘤雖被稱為「腫瘤」,但醫學上組織增生的腫塊突起物都稱腫瘤,民眾不要過於害怕。
粟粒腫是一種良性表皮腫瘤,顏色呈珍珠白,形態類似白頭粉刺,但不同的是,粟粒腫為包覆角質的囊袋構造,位於真皮層與表皮交界或真皮層,也屬於相對深層的位置。
李采暹強調,汗管瘤或粟粒腫多是體質造成,「會長就是會長」,不會因塗抹保養品而增加或消除。這兩種皮膚疾病大都不會造成疼痛或傷害,唯獨美觀受影響,如果不在意美觀,可以和平共處一輩子。
對稱片狀黃斑瘤
雷射治療效果佳
眼皮上方的顆粒,若是黃斑瘤,一半機率與血脂肪有關,因不正常脂質代謝,使膽固醇沉積在皮膚真皮層裡。黃斑瘤形狀不固定,為片狀或多邊形,大多是左右眼對稱生長。
治療汗管瘤、粟粒腫、黃斑瘤的方法,以雷射、電燒、手術等三種方式為主。李采暹表示,臨床上多採取不侵入式的雷射治療,敷麻藥後施打雷射,療程一次就有不錯成效。但汗管瘤與黃斑瘤深度較深,雷射數月後還是可能長出來。針對較大顆的汗管瘤與粟粒腫,或難以接受可能復發的患者,則多採手術治療。
許多美容機構會協助挑除粟粒腫,李采暹呼籲,「千萬要小心」,眼周皮膚脆弱,加上生長的位置相對深,若器械不乾淨可能導致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