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觀點 感冒時中醫的應對之道
文/施丞修中醫師
當了十多年的中醫師,還是免不了耳邊經常響起「感冒也能看中醫喔?」的聲音。我總是詼諧地說:「把免疫系統,像調收音機一樣,調回正常頻道,就能清清楚楚的治感冒了。」
我接著說:「收音機的功能是清清楚楚地傳遞聲音與訊息,免疫系統則是清清楚楚的辨識與攻擊。當免疫系統搞不清楚病毒已大舉入侵,也來不及反應,就會感冒。若免疫系統一直渾渾噩噩不清不楚,就會反覆感冒難以恢復正常。而中醫扮演的角色就是把免疫系統調理回正常狀態,讓它清清楚楚。」
調理的意思是,透過機能調整後恢復自我管理的過程。目的就是要讓不穩定的系統回歸正軌並規律地運作,也就是說,免疫系統要能辨識外來入侵的病原,並適當地加以驅趕與打擊,避免病原關關難過關關過,造成感冒現象。愈是反覆感冒的人,免疫系統就愈難穩定,防禦網便日趨衰弱,逐漸走向感冒、鼻過敏、鼻竇炎、氣喘,甚至動輒肺炎的不歸路。
調理的另一個中醫講法便是「扶正祛邪」。老掉牙的說法,卻蘊含著「扶助系統正常化,祛除外來病邪氣」的簡單觀念。也就是不去直接抑制與攻擊,而是站在「扶助」的角色,讓免疫系統逐漸站穩腳步,發揮它應有與英勇的功能。雖然慢了一些,卻能避免殺敵一千卻自傷五百,甚至兩敗俱傷的窘境。
窘境發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
(1)急著退燒:發燒是身體為了消滅病毒而啟動的機制,只要病毒不退,強力退燒後還會再復燒,反而延誤病情;
(2)過度依賴抗生素:抗生素無法治療感冒病毒,使用下看似症狀減輕,卻輪番變化,難以休止,原因在於正邪兩傷,病毒未傷反傷了體質;
(3)抑制流鼻水:鼻水是為了黏附病毒並保護呼吸道黏膜,反覆利用抗組織胺會將黏附病毒的黏液封鎖在黏膜內,造成鼻塞、頭痛欲睡接踵而至,反令人苦痛。
(4)止咳:咳嗽是為了排除病毒,止咳卻抑制排毒,讓呼吸道黏膜趨於敏感化而加重咳嗽,愈是壓抑就愈敏感,咳得愈厲害,最糟糕的情況是,敏感到連呼吸空氣都咳,不論有痰無痰或清痰黃痰,都令人心煩。
為了明確中醫藥對感冒調理的優勢,我做了一項持續十年,目前仍在進行的醫學計畫:讓我三個小孩以傳統醫學的方式做為治療感冒的優先手段(目前算是唯一),藉以對照出與現代醫學感冒治療在體質上、預防性與治療效果的差異。只要小孩活動力尚可,能說話、翻身、眼睛能看著說話的人,發燒三十九度內的症狀皆無須過度擔憂。由於幼兒抵抗力薄弱,扶正祛邪速度緩慢,但我卻寧願放棄現代醫學的極速處理方式,選擇慢幾天痊癒,目的就是要避免埋下日後免疫低下纏綿難癒的困境。
隨者小孩一天天的成長,他們的免疫力也一年年的茁壯,過去感冒發燒七至十天的內心交戰與掙扎,換得幾年後可以兩三天的自然痊癒,可以說是成果斐然。但這不是中醫師家庭的權利,而是老祖宗留給後代每一個人的珍貴經驗。欲速則不達與慢工出細活,快慢之間的真實對比,感冒,中醫如何應對,答案已在其中。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