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暢通 百病不生
文/王彤
「氣血」到底是什麼?去醫院複診時,醫生看到病人的前期治療效果不錯,常常會說一句話:「現在看起來你的氣色比以前好多了。」抑或是兩位久未謀面的好朋友,見面時會寒暄:「瞧,你最近氣色可真好呀!」這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場景了。
其實,上面所說的「氣色」就是中醫所講的「氣血」。
中醫的「氣血」是一個合成概念,它是「氣」和「血」的合稱。中醫學是這樣解釋的:「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它的重要性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體現。通俗地講,氣血就是人體的後天之本,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
氣血暢通、充足與否,成為一個人能否百病不生,健康長壽的關鍵。如果一個人長期超負荷工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等,就必然會氣血不足,那能供給五臟六腑的動力和能量也會不夠,臟腑為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須超負荷運轉,一天兩天沒有問題,時間久了,損傷出現,經絡不通,臟腑功能衰弱,身體內部環境一片混亂,那時我們的身體既沒有力量及時清理內部的毒素,又缺乏能力抵禦外來致病因素的侵襲,因而,生病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氣血足,百病除。」只有氣血充足,才有利於全身經絡的通暢,有了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人體的臟腑才能得到更好的濡養而使功能強健起來。氣血充足、經絡暢通、臟腑功能強大,我們的身體就會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強大的免疫體系,既能夠及時清理內部的各種毒素,又足以抵禦外來的致病因素。
氣血暢通、充盈,則百病不生,活到天年;氣血淤滯、不足,則百病叢生,半百而衰。所以說,氣血掌握人的生殺大權,氣血足,則身體壯;氣血虛,則百病生。
不能違背生命自然規律
人們常說,小孩子是純陽之體,一般不會有什麼氣血的問題。其實不然,小孩子一樣會出現氣血兩虛的症狀。希望自己家孩子長得又高又壯又聰明,是每個家長的願望。這種想法當然是好的,但我們絕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揠苗助長,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其實,順其自然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有個媽媽帶著她七歲的女兒來就診。一眼望去這個長得胖胖的女孩似乎身體狀態不錯,只是臉頰有些反常的紅潤。「你給她開一個療程的藥就行了,我們家孩子身體特別好,每天都吃人參蜂王漿和增高增壯的營養劑,有小毛病隨便吃一點藥就過去了。」那位媽媽反覆強調。但是事情並不像孩子媽媽說的那麼簡單,這個女孩腎陰不足,伴顴紅潮熱、盜汗、手腳心熱、舌頭發紅、沒有多少舌苔、脈細數、雙乳下面還各有一個硬塊。
經過綜合診斷,我斷定孩子患的是性早熟。因為孩子媽媽不停地告訴我,為了讓孩子能長得高,更聰明,每天營養品不斷,如此全方位的營養補充,孩子不早熟才怪。
我無奈地笑笑,她這種揠苗助長的餵養方式,正是孩子生病的根源啊!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體內陰陽的平衡,這就好比人要走穩路,必須兩條腿一樣長才可以。
腎是先天之本,負責生精、生血、生骨、生髓,主宰著人的生長、發育,它的陰陽平衡最為重要,但是讓孩子大量食用高營養以及反季節水果等含有大量激素的食品,就相當於使腎陰尚未充盛的孩子,腎氣過早充盈。氣旺能化火,腎陰又相對不足,無力制約,於是出現相火偏亢,導致性早熟。那位弄巧成拙的媽媽聽後恍然大悟。
無獨有偶,我還遇到過一個類似的病例。那次,我去廣州講課,順便到一位老友家做客。許久沒見,分外喜悅,友人之妻特意煲了她最拿手的湯款待我,我和老友邊喝邊聊,很是盡興。正當我要告辭的時候,恰好友人的孩子回來—真是個又高又壯的半大小夥子!
朋友告訴我,孩子的個頭比同學都快高出兩個頭了。我一聽就猜到孩子可能有早熟的傾向。於是問朋友:「剛才你做給我喝的那種湯,是不是孩子也可以喝到?」
「那當然了,我們基本上天天煲湯,放一些人參、桂圓的,味道又好又有營養,每回孩子喝的最多了。」朋友不無得意地說。
「唉,真是大錯特錯了。要知道大補類的藥膳煲湯包括荔枝幹、人參、黃等都是生陽之物,陽氣多了,自然就打破了孩子自有的陰陽平衡,可不是一件好事呀。」我很嚴肅地告訴他,「這樣做雖然對孩子的生命不構成威脅,但是最危險的就在於它會導致孩子成年後的身材矮小。
防止性早熟:
遠離「揠苗助長」的食物
類似朋友孩子這樣的案例,雖然開始是骨骼提前發育,顯得比別人高壯些,但是由於生長加速是體內生長激素與性激素分泌急驟增加所致,這兩種激素在促進骨生長的同時,又會促進骨成熟,骨成熟了,骨生長線就會閉合,帶來的必然結果是骨頭過早停止生長。
所以一般懷疑孩子患了性早熟,都會給孩子拍片檢查一下骨齡,因為骨齡超前與否,是鑒別真的性早熟和偶爾出現的假性早熟的最好方法。」聽到這兒,朋友懊悔不已。
我隨手開了幾味藥方,走之前,我又叮囑朋友抽空多和孩子談心,多聽孩子說話。同時還給老友列了一張能夠導致兒童早熟的食品清單,讓他在選擇食品時,一定要仔細小心。
希望自己家孩子長得又高又壯又聰明,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但我們絕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揠苗助長,否則,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
摘自《氣血通補養生法》,商周文化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