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太常洗澡 恐傷皮膚
【本報台北訊】老年醫學科專家表示,清潔身體並無規定頻率次數,只要保持清潔、沒有異味,想三天洗一次或天天洗都可以;由於長輩皮脂腺分泌功能不均,若太常洗澡反而傷了皮膚,須減少洗澡頻率及注意保溼。林口長庚高齡醫學科主任陳英仁表示,皮膚保養可分為清潔頻率、防止細菌滋長、消除異味及治療傷口護理等層面,主要將身上的灰塵、髒汙洗除,並在油脂分泌較旺盛的部位做足清潔;像民眾若長青春痘,就要注意皮膚表面是否油脂分泌過剩,導致細菌滋生。
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周明岳指出,相較於年輕人活動量大、一整天下來容易流汗,但老人家不一定會流汗,有可能兩、三天不必洗澡,加上因皮膚老化,皮膚變得較薄、皮脂腺分泌功能退化,洗完澡後皮膚容易乾燥、搔癢,容易引發冬季搔癢症,反而建議老人家減少洗澡次數,並少用肥皂,水溫也要避免過燙。
雖不建議長輩天天洗澡,但家屬也怕沒洗會跑出「老人味」;陳英仁說,有些長輩會因特殊皮膚疾病、免疫不全等問題,造成身體散發異味,建議針對重點部位清洗,或洗澡後多擦拭乳液、凡士林,維持乾淨即可。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