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藥】 三種失眠情況,該怎麼吃?
文/歐瀚文醫師等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壓力、旅行,或工作計畫、心理健康障礙等,不同的失眠需要不同的營養素幫忙。
我們該如何按照生活步調的變化和自覺症狀,來選擇營養素呢?以下是幾個大方向,供各位讀者參考:
◆ 壓力型失眠
擔憂會使大腦在夜間活動非常活躍,從而難以入睡。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還會導致腎上腺功能失衡,加重失眠的症狀,因此需要補充平衡腎上腺功能的營養素。
此時,可藉由紅景天、南非醉茄、刺五加等營養素,幫忙調節腎上腺,並搭配紓壓助眠的營養素,如茶胺酸、GABA、西番蓮,一起使用,方能緩解壓力失眠。
◆ 時差失序型失眠
因為輪班、工作時間不固定,或是出差,導致的時差失序問題,也會擾亂生理時鐘,造成失眠。
此種狀況則需要補充睡眠激素──褪黑激素的原料,例如色胺酸、聖約翰草、維生素B群、鋅、鎂,幫助在體內轉換成褪黑激素,有助於調節被打亂的生理時鐘。
◆ 緊張焦慮型失眠
因為情緒緊張焦慮而引起的失眠,要先從放鬆開始做起,可以補充能鎮定安神的茶胺酸、調節副交感神經活性的γ–榖維素,以及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的GABA。
(摘自《失眠診所》,博思智庫出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