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與心跳同步 腦血管病變惹禍
【本報綜合報導】大家可能都有過耳鳴的經驗,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說,有些人的耳鳴相當特別,會與脈搏同步,有點像潮汐或節拍器,稱為「脈動性耳鳴」。一般的耳鳴可能是偶爾出現,然而脈動性耳鳴因為與血流有關係,所以二十四小時都會出現;白天周遭較吵雜時較不明顯,但是到了夜深人靜時,脈動性耳鳴會特別明顯,擾人清夢;蘇亦昌醫師補充,「除了影響睡眠品質,脈動性耳鳴也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的聽力,造成聽力部分損失」。
不只會影響睡眠
也增加中風機率
脈動性耳鳴是在單側耳朵聽到「咻咻、呼呼」等聲音,而且會與脈搏同步,當患者描述類似脈動性耳鳴的狀況後,醫師會先壓住患者單側的喉嚨或耳朵後方,看看耳鳴聲是否消失,或是利用聽診器貼近患者耳朵,聽聽是否有異常的血流聲音;若懷疑有脈動性耳鳴,可透過非侵入性的核磁共振、電腦斷層來檢查,確定耳朵附近血管與骨頭的狀況,了解真實病因。
為什麼會出現脈動性耳鳴呢?蘇亦昌醫師解釋,耳朵與附近血管之間由骨頭隔開,骨頭的一邊是耳朵,另一邊是血管,就像是「隔牆有耳」。
假使這堵牆很薄,耳朵就容易聽見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又或者血管內的血流很強,造成比較大的聲響,讓在牆壁另一邊的耳朵聽到原本不該聽到的聲音。
如果已經嚴重干擾到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或是血管異常的狀況可能增加中風的機會,便要考慮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進步,目前已可經由導管來處理腦部病變的血管,解決患者的困擾。
動脈跳過微血管
靜脈承受高壓力
當患者的脈動性耳鳴來自於異常的血流增加,可能就是附近有不正常的血管存在;常見的狀況包括「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
原本血流應該從動脈流往微血管後,再流向靜脈,而「動靜脈廔管」代表動脈與靜脈不小心接錯線,變成動脈與靜脈不經過微血管就接在一起,靜脈因此需要直接承受較高的血流壓力,造成「咻…咻…咻…」等較明顯的血流聲;「動靜脈畸形」是腦部微血管發育異常,血管糾結成一團,高壓動脈血液湧入,除了讓靜脈血流量增加,還可能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若要治療因異常血流增加而導致的脈動性耳鳴,重點就要治療不正常的血管,蘇亦昌指出,現在通常是利用血管介入性治療,透過導管來處理動靜脈廔管。若患者血管構造都正常,是因為血管與耳朵之間的骨頭太薄,他表示,若想改善這種狀況,就得增厚耳朵後面的骨頭,但是這種手術已經很少見,通常會讓患者使用藥物讓血壓變得平順、心跳減慢。
(本文由「照護線上https://www.careonline.com.tw/」授權轉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