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無聲無息 威脅健康影響生活
【本報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骨科黃俊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患者大多不知不覺,直到有一天不小心跌倒、碰撞,而發生骨折時,才終於意識到骨質疏鬆症的嚴重性。骨頭是支撐身體的重要結構,隨著骨質疏鬆症惡化,很多問題將會接踵而來。患者可能受到輕微外力撞擊時,就會骨折。黃俊錫說,常見骨折的位置有脊椎、髖關節、手腕等處,對生活功能影響很大。
骨折會導致疼痛、住院,患者可能行動不便,甚至臥床或失能,黃俊錫說,除了生活品質受影響,醫療照護支出也大幅上升。根據統計,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二,是備受關注的健康威脅。
變矮變駝下背痛
是盡快就醫警訊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脊椎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當骨質疏鬆症逐漸惡化時,脊椎可能出現壓迫性骨折,導致脊椎變形、疼痛,若發現自己或家人有身高變矮四公分以上、駝背、經常感到下背疼痛等骨質疏鬆警訊,要盡快就醫。
骨質疏鬆常見的檢查方式,包括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或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黃俊錫說明,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的準確度相對較低,可用於初步篩檢;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較為準確,是目前骨質密度檢查的黃金標準,會利用腰椎跟兩側髖關節的骨頭來檢測骨質密度。
黃俊錫解釋,骨密度檢查的報告會標示T值(T-Score),T值是與三十歲健康成年人之骨質密度做比較,所計算出來的值。當T值大於或等於負一點○時,屬於「骨質正常」;當T值介於負一點○至負二點五之間,稱為「骨質缺乏(Osteopenia)」;當T值等於或小於負二點五時,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若患者合併骨折發生,則稱為「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飲食及規律運動
有利於骨骼生長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黃俊錫說,目前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造骨細胞(Osteoblast)可以形成新的骨質,蝕骨細胞(Osteoclast)可以吸收舊的骨質,兩者負責維持骨骼的新陳代謝。
飲食的部分建議攝取充足的鈣質與維生素D,並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量。黃俊錫說,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五十歲以上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須達一千二百毫克,維生素D3攝取量必須達到八百至一千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s,IU)。
此外,平時也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使骨細胞與其他有利於骨骼生長的因子活躍,刺激骨骼生長。然而並非所有運動都有幫助,真正有效的運動是「負重運動」,如慢跑、步行、跳舞等,才有助提升肌力、平衡,減少跌倒機率。
(本文由「照護線上https://www.careonline.com.tw/」授權轉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