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好發8大族群 應打2種疫苗自保
【本報台北訊】肺炎長年居國內十大死因前幾位,對年長者來說更是不能輕忽的大敵。肺炎好發在秋冬,致病源主要有病毒與細菌,醫師提醒,預防肺炎第一步要先遠離流感。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肺炎好發五歲以下兒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服用類固醇、進行化學治療者、有慢性病者、抽菸者、處在空氣汙染環境者及免疫力低下八大族群。主要症狀為發燒、咳嗽有痰,鼻子未必出現症狀。若咳嗽愈來愈嚴重、有痰,而有「呼吸急促」的情況,就要趕快就醫。
肺炎鏈球菌
有人不會發病卻帶菌
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預防肺炎發生。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三月是流感病毒大流行期,有些病毒更容易併發肺炎重症。每年流感疫苗涵蓋的病毒株不同,並非打過一次就持久有效,須按時施打。
肺炎鏈球菌占全球社區型肺炎感染者的二成五至三成,每年奪走許多寶貴性命。肺炎鏈球菌傳播方式以人傳人為主,有些人可能不會發病,卻會成為帶菌者,透過飛沫傳播病菌。
抵抗力差的五十歲以上成人,或免疫發育未完全的五歲以下幼童,是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建議接種疫苗。疾管署提供全國七十五歲以上、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之長者接種一劑公費疫苗。
肺炎常見於臥床的長者,這類病患免疫力低下,若加上口腔衛生習慣不佳,滋生細菌,一旦發生嗆咳,口內的細菌侵入下呼吸道,就會引起肺急性感染。
防細菌入侵
長者應注意口腔衛生
許多長者使用鼻胃管進食,以為就此不需清潔口腔;更有些長輩張口呼吸,導致嘴巴太乾,牙齒刮破黏膜,口內滋生細菌,嗆咳後就可能發生吸入性肺炎。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語言治療師王心宜建議,長者每日早晚各刷牙一次,三餐飯後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死角。
使用假牙的長輩,每天要將假牙拿下來清潔,如假牙不合,食物容易掉到牙齦隙縫,易滋生細菌,增加罹患肺炎的危險因子,應及早至牙科醫療院所調整。
長輩每半年至少要至牙科醫療院所洗牙一次。其中,使用抗凝血劑、服用心血管疾病相關藥物、中風藥物等慢性病患,或是有吞嚥功能障礙的長者,建議預約牙科特殊需求門診,以做完善的治療規畫。
由於睡眠時吞嚥能力下降,咳嗽反射減弱,口腔分泌物容易流入氣管,病菌進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王心宜提醒,銀髮族應養成頭稍高的半側臥姿,有胃食道逆流疾病的長者尤需落實。
長輩躺臥久了,肌力下降、吞嚥能力變低,咳嗽功能也下降,應定期運動,鍛鍊肌肉、時常坐立,幫助維持咀嚼功能與咳痰的能力。將床頭調高四十五至六十度,每日早晚至少各坐立三十分鐘,若行有餘力,下床坐輪椅,每日早晚至少各一小時。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