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活動、勞動 揮別收假症候群
【本報台北訊】長達七天春節假期結束,就算心中再多麼不捨,還是得面對開工、上班的事實;台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指出,每次年節結束後,門診「收假症候群」患者明顯增加,症狀為焦慮、暴躁、頭暈、頭痛、注意力難以集中,尤其是假期過後開工第一周,最為顯著。許正典表示,通常假期超過四天,許多民眾就會從「放鬆」變成「放縱」,原本規律的作息,變成日夜顛倒;有些人因為享用年菜,餐餐大吃大喝,搭配高熱量零嘴,嚴重破壞飲食習慣;部分學生及上班族,還因為長時間上網追劇、玩手機,而出現暫時性網路成癮。
如何避免「收假症候群」?許正典表示,透過「運動、活動、勞動」,讓大腦不亂動、身體不躁動,可在上班前一天,做三十分鐘到一小時的快走、健行,或是伸展運動。
他也建議自我啟動工作模式,拿出上班資料預習,就能達到不錯的收心效果,此外,可以帶著「分享的心情」,和好久不見的同事分享假期的所見所聞,用正面記憶和經驗,揮別滿滿的厭世感。
在生活作息上,許正典指出,不需為了回到正常作息而刻意早睡,只要調回到原本假期前的作息即可;如果刻意早睡,反而會造成壓力,適得其反;如果開工後兩、三天,仍調整不回原先的作息,甚至出現焦慮等情緒問題,許正典提醒,最好到身心科或精神科看診,藉由放鬆或是抗焦慮藥物輔助調整。
除了「收假症候群」,振興醫院嗓音醫學中心醫師張智惠表示,這一、兩天門診也多了不少「K歌症候群」患者,因為年節太嗨,常與聚餐,大夥又到KTV歡唱,以致出現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或慢性咳嗽,甚至「失聲」。
張智惠提醒,如果「K歌症候群」症狀持續,建議到耳鼻喉科就醫,用內視鏡檢查聲帶,極可能是過年期間攝取過多高油脂、高糖分等易脹氣的食物,以致胃酸分泌過多,造成消化道肌肉緊張或蠕動機能不佳、胃酸逆流,滯留在咽喉部引起發炎。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