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 一關已度──潘人木
文/湯崇玲喜歡潘人木(一九一九─二○○五)的作品,不過最喜歡的是她暖暖甜甜的兒童故事,前一分鐘為被冷落的王老太太抱不平,這會兒熱騰騰又香氣四溢的「冒氣的元寶」徹底大反攻,莫不叫人拍手稱快;如果你曾搭過貓空的水晶纜車,透過密密麻麻的樹冠望下去,或許會看見跟潘人木一樣來自東北的「小紅和小綠」❶捉迷藏玩得正開心,小紅令人心疼的乖巧,會讓你忍不住想起自己與孩子的童年!
潘人木的短篇小說和散文也讓人愛得心痛,〈哀樂小天地〉真是寫出老師的那一點痴心,心裡面當然知道孩子們終有一天會長大、遠走、高飛,但此時此刻就是忍不住再寵愛他們一下。
學生們都被〈有情襪〉的鍾仁迷住了,這華人版的長腿叔叔竟然可以告訴他們各家的狗名、誰家的牛犢兒多大了、誰家做了多少醬塊子❷……潘人木的童心直直貼著孩子們的心。不過,讓我和孩子都紅了眼睛的是,鍾仁好不容易才擁有墨菊牌洋襪子卻捨不得用,最後竟拿來為鬥爭中喪命的主人潘父送終。
儘管潘人木不喜歡自己的作品被貼上「反共抗戰」標章,但是五○年代的潘人木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她的長篇反共小說《蓮漪表妹》,此姝又嬌又蠻卻惹人憐愛,後來悲慘的境遇直讓人唏噓不已。不過,潘人木長篇小說使我難下定論的不是不合時宜的反共抗戰❸,而是她作品中的性別議題。
名作《馬蘭的故事》尤其顯著。從小不被寵愛、飽受父親惡言惡語,渾身上下充滿自卑與驚懼的馬蘭,不僅不恨父親,還不斷討好父親,最後情節大逆轉,發現飽受父親寵愛的大哥大姐二姐竟然是養子女,而自己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一個女作家不會無端的寫這些女性受苦的故事,到底潘人木想說什麼?她要批判男性?還是她覺得像蓮漪一樣叛逆會招致厄運,只有像表姐和馬蘭一樣溫和謙卑順服才會交好運?
直到看到潘人木過世前的作品〈一關難度〉,才明白潘人木這些女性故事寓意深重。她並非假裝天下太平、漠視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事實上,她以為女人與其抱怨批判仇怨苦毒,不如安然接受命運的磨練,就像馬蘭父親隱藏滿滿的父愛,用最粗礪的言語和方式來磨練馬蘭,為的是使女兒堅韌如同馬蘭草。
這就是潘人木,親密伴侶離世後,自責與孤單的感覺幾乎殺了她❹,但是她卻毅然決然離開美國女兒家獨自回台灣。因為她知道自己必須走過老邁與孤單這一關,是以端午佳節時走進餐廳,鼓起全部勇氣大聲說出:「一位」,潘人木戰勝孤獨享用大餐,心中的腳步因而輕盈起來──可以繼續前行了。
潘人木以其女性之筆激勵吾輩不要害怕,關關難度關關度,生命雖有烽火與苦難,但盼望永不止息。
註:
❶《冒氣的元寶》與《小紅與小綠》是潘人木的兒童文學作品。
❷潘人木自註:做完醬的第一步,蒸熟黃豆、做成塊、等待發霉。
❸見潘人木〈我控訴──《漣漪表妹》代自序〉,作者自言其舊作「時機不對、timing抓不住……抗戰的故事老了、反共的故事不時髦了」。
❹見潘人木〈當圍巾也嗚咽〉。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