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油茶味美難比擬
在所有的油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武陟油茶,其歷史甚為悠久,距今超過三百年,因為食材的關係,又稱為果子油茶。相傳清雍正年間,皇帝為防黃河水患,親臨河南省武陟縣,登堤監工築壩;地方達官顯貴,無不四出處奔走,搜集山珍海錯,希冀皇上垂青。當時的縣令吳世祿,深知皇上節儉,為了投其所好,精製一款湯食,此即油茶之始。雍正飲罷大悅,重賞了吳世祿。
此事一經渲染,油茶身價陡昂,現已成洛陽迎賓館「地方早茶」的高級湯食。
另一說是,雍正繼位後,曾去武陟巡視河防,縣令吳世祿抓住機會努力巴結,款待剛登基的萬歲爺,苦心備辦食品,有位廚子製畢,縣令獻上油茶,皇帝稱讚不置,下令予以重賞。此說截至目前為止,和前一說有相近處。
但接下來的是,吳大人別有圖謀,選在武陟縣城的西大街,開起了油茶作坊,並令其夫人掌管經營,精益求精。除每年進貢外,還利用此一金字招牌廣為招徠,發了一筆橫財。
而今食者如堵,甚至是遠在西歐的中國餐館,也打著「中國油茶」之名義,招攬四方湧至的食客。
基本上,這款武陟小吃,為早點、宵夜的流質食品,以香油炒麵粉,加多種配料與調味料製成。質地稠濃、香氣馥郁、入口滑順,餘味不盡頗具特色。
在製作時,先將芝麻仁炒成黃色;去皮的油炸花生米及胡桃仁分別擀碎;接著八角、花椒、丁香、草果、肉桂、陳皮、良薑和小茴香均磨成細粉,再把乾麵粉或玉米粉上籠蒸透,晾涼後撥散,且用籮篩過,並用香油炒成淺黃色,放入擀碎的芝麻仁、花生米以及香料粉、鹽,最後與炒麵粉拌至均勻即成。
品嘗時,食用方式有二,分別是開水沖食及煮食。
前者是油茶鋪的經營方式。將油茶麵先以少量溫水攪拌成麵糊,再用滾水沖入,邊沖邊攪動,直到成稀糊狀,即可食用,現吃現沖,香氣撲鼻。
後者則是用清水把油茶麵澥成稠糊,下入沸水鍋內,再攪成稀糊狀,待其煮沸之後,即盛入外邊有保暖設備(特製棉被)的油茶壺中,食時從壺嘴倒入碗內即可;這乃走街串巷背著油茶壺叫賣者的經營方式。後來凡擺攤、設點者,多以此法經營,天寒地凍時節,縮頸而啜油茶,一樂也。
油茶麵日後加以改良,逐個包裝成袋,作為方便食品,遠銷至東南亞一帶,頗受華僑們的歡迎。
而今科技進步,包裝上更講究,竟做成隨身包,方便隨身攜帶,開水一沖即飲,除早點、宵夜外,當成是下午茶,也是得其所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