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出任務 更年期愈活愈美麗
文/記者陳玲芳臨床發現,現代人飲食西化、壓力大,使得各種疾病也跟著「年輕化」,更年期症狀也不例外,許多女性從四十歲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些甚至到六十歲才結束,不適症狀長達二十年之久,令人身心俱疲。中醫師謝旭東指出,更年期婦女停經時所引發的諸多症狀,大都與自律神經失調相關,賀爾蒙失衡,延伸出許多身心症狀,由於症狀與周期因人而異,治療重點是要有耐心,飲食生活作息也要多留意,方能「愈活愈美麗」。
一名五十四歲女性,從四十歲左右開始常常自覺容易喘及心悸,晚上睡覺時有燥熱感,無法安然入眠,於五十二歲停經後,常有咳嗽、漏尿狀況,且近來夜間會皮膚搔癢,更加重失眠狀況;西醫診斷為蕁麻疹,患者唯恐西藥愈吃愈多,前往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求診。
治療第一個月,其皮膚搔癢、燥熱、心悸皆獲改善,睡眠品質提高;治療兩個月後,從每天睡到一點就醒,變成三點才醒,心情放鬆很多,安眠藥劑量逐步減半。
一位四十九歲女性,近年來月經不規則,於四十八歲時發現血壓過高問題就醫,其血壓是白天高、晚上低,服用降血壓藥物後血壓雖降,但反而使血壓過低,即便西醫建議無需一直服用降壓藥,但因患者本身個性容易焦慮、緊張,為此換過多位醫生,且夜晚明顯伴隨有潮熱、手心腳心出汗,以及心悸和眩暈等更年期症狀。
患者前往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經中醫「疏肝理氣」藥物治療後,已不需服用降血壓藥,症狀也大有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更年期婦女在停經時所引發的諸多症狀,很多和自律神經失調相關,因為賀爾蒙失去平衡,導致下視丘→垂體→性腺軸的功能紊亂,常見症狀有潮紅燥熱、月經紊亂、失眠、腰膝疼痛、自汗盜汗、眩暈耳鳴、心悸、水腫、頻尿、陰道乾燥、皮膚搔癢、煩躁易怒、情緒不穩、肥胖等。
西藥使用賀爾蒙治療,雖能緩解症狀,但也有引發乳癌或是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因此不建議長期服用。更年期症狀有人從四十歲開始就有,甚至到六十歲才結束,長達二十年的過程,許多婦女無法持續使用賀爾蒙治療,於是轉而尋求中醫協助。
謝旭東指出,更年期早在《黃帝內經》即提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病因在於腎氣衰退,故而衍生出心肝火旺、脾腎陽虛,抑或是陰陽兩虛,治療上不只要清瀉肝火,也要補養脾腎,用藥上需「寒藥」和「熱藥」一起搭配。
如針對第一位患者,他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溫腎解表」(緩解症狀)外,加上生地、何首烏滋陰補腎,先改善燥熱、皮膚搔癢的問題,之後配合梔子豉湯助眠安神,睡眠品質提高後,再減半安眠藥;對於第二位患者,用的是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鬱」,搭配山藥、生地「脾腎雙補」,之後這位患者心情平靜,血壓趨於正常,且更年期症狀獲有效緩解。
更年期保養之道
謝旭東建議,更年期婦女如想要「愈活愈美麗」,宜多留意下列生活事項:
一、對於潮熱、盜汗、失眠者,避免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與酒精性飲料,以及少吃高溫油炸燒烤的食品(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及熱性食品(如桂圓、荔枝等),否則會使症狀加重。
二、對於賀爾蒙不平衡者,食物上可補充豆類(如黃豆、黑豆等)與其製品(豆漿、豆腐、豆皮等),或是一些黃色食物(如黃玉米、南瓜、香蕉等)。
三、對於骨質疏鬆所引起的筋骨痠痛者,建議多食用含鈣質食物(牛奶製品、芝麻、豆類製品等),加上適度的戶外運動與日曬。
四、穴位按摩:可選用復溜、太溪「滋陰補腎」,行間、太衝「清肝退火」,或是內關、神門來「養心安神」。
五、推薦茶飲:扁鵲三豆飲。
1.來源:古代春秋戰國名醫扁鵲創立此方治療婦科水腫,後人應用此方來治療痘瘡等皮膚問題。
2.材料:黑豆30g、紅豆15g、綠豆15g、生甘草3g、丹參3g。
3.做法:黑豆、紅豆、綠豆、甘草、丹參先用水洗淨,再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慢煮至豆些微開即可飲用,一周服用一次。
4.功效:改善更年期,消斑退腫,延緩老化。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