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營養,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四果」,火龍果、奇異果等都是好選擇。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一年一度中元普度將至,大家忙著張羅供品。營養師根據歷年經驗,提醒民眾注意普度後兩大難題:一是澎湃的「三牲」(包括素三牲),不吃怕浪費,但幾餐全吃下肚後,又開始為消化不良煩惱;二是家中小寶貝開始不吃正餐,專攻普度的零食、餅乾,此時,只能靠富含纖維的「四果」(四種當季水果),來幫助消化、均衡營養。
中元普度是台灣重要民俗活動,為求平安、吉祥、好運,家家戶戶紛紛端出澎湃的「辦桌」;根據營養師宋明樺觀察,多數家庭為避免供品在祭拜後腐壞,會在短時間內食用完這些高油脂、高蛋白質食物,容易有消化不良、脹氣問題,甚至出現便祕的情況。
精緻澱粉、高油高糖
容易堆積成脂肪
為了讓祭拜桌看起來豐富,民眾也會添購大包裝糖果、餅乾;然而市售零食多由精緻澱粉、油脂、糖分組成,若食用無節制或分配不當,很容易讓體內的脂肪堆積,且小朋友吃多了,也會影響正餐食欲。
高油、高鹽食物下肚後,民眾常有「胃糟糟」的感覺,宋明樺說,蛋白質在體內消化速度較慢,一旦在胃中停留時間過久,就容易出現腹脹,建議餐後攝取含酵素的水果,幫助蛋白質消化與分解、緩解不適;如正值產季的奇異果,便含特有的奇異酵素,在實驗模擬的胃部環境中,能分解近五成蛋白質、加快胃部消化時間。
「節日祭拜,更應留意飲食均衡」,宋明樺指出,一次祭拜所需使用的供品量,可能要經由兩、三頓飯來消化,若餐餐都攝取高油、高鈉食物,對身體負擔非常大;若想在節日祭拜時也兼顧健康,不妨選擇富含維生素C、酵素、膳食纖維的「四果」來平衡營養,奇異果、木瓜、蘋果、火龍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細嚼慢嚥、乾溼分離
養成飲食好習慣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功能良好的腸胃,是健康的根本;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顏佐樺醫師表示,當腸道中的菌過度增生,即使不是壞菌,也會導致進食後大量產氣,造成嚴重脹氣。
這種疾病被稱為「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常見原因包括消化酵素不足、腸道蠕動欠佳、飲食過量、攝取太多精緻糖等,導致食物分解能力不佳、無法完全消化,並在腸道內慢慢發酵,容易累積一些菌種在體內,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顏佐樺提醒,腸胃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民眾要養成細嚼慢嚥、乾溼分離(先喝水與湯,再吃飯)的飲食習慣;也可以攝取促進分解的食物,如苦瓜可增加膽汁的分泌、蘋果醋能改善消化吸收。
造成消化功能異常的原因複雜,因此若有長期、慢性的腸胃問題更需要關注,建議每天花一些時間,留意自身消化功能,可以觀察吃那些食物會導致脹氣、便祕等症狀,做飲食與症狀日記。
此外,定期做腸胃鏡檢查、留意腸胃功能性問題,改善小毛病,才能「腸」保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