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 談斷食及少食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追求美好的體態,或基於身體或心靈健康需求,即有少食或斷食的做法。各宗教依據各自的教條戒法,也會在特定時節實施少食或斷食,以達到修行的成效。如道家的辟穀、伊斯蘭教的齋戒日、天主教的大齋小齋及聖體齋等,都是藉由節制飲食,以達到心靈境界的提升。在佛教,如唐代百丈禪師在〈叢林二十要則〉中明示「疾病以減食為湯藥」;天台智者大師《摩訶止觀輔行》也教示行者少食,能令心智清明,有益於禪觀修行。其實,從生理結構來看,人類的消化道長度和牙齒構造是介於肉食與草食之間,過量進食或攝取大量的肉食,對人體運作都會造成極大的負擔;甚至在吃進去的東西未能充分代謝的情況下,也會形成毒素,進而引發種種的病苦。此時若能改變飲食習慣及內容,對身心調和必然會有很大的改善。就如同自然界的動物生病了,自己會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減少活動、曬太陽,甚至不吃不喝,等待身體痊癒。
目前坊間流行的斷食法五花八門,有減半斷食、水果斷食、果菜汁斷食、湯水斷食、清水斷食、絕對斷食等,只要在正確的步驟下進行,讓腸道休息一段時間,身體自動會產生汰舊換新的機制,多少都可以達到淨化與療癒的效果。
然而,斷食或少食固然對健康有一定的幫助,但還是要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少食清淡、循序漸進地慢慢禁絕飲食,尤其置身忙碌的現代社會,要進行二天以上的斷食,最好是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否則容易造成身體的傷害。當要開始恢復飲食,一樣要從少量、單純的食物漸漸增加,不可貿然激進。方法不當,造成身體無端的受苦、虛弱或情緒低落沮喪,甚至加速細胞的老化,乃至事後對食物產生異常的狂熱,那就失去節制飲食以調身的原意了。
綜歸說,佛教倡導中道生活,同樣的觀念也反映在飲食上,過去的大德雖也有教以少食或斷食的做法,但在實踐上,還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千萬不要一味地跟隨流行,或者急病亂投醫,才不會得不償失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