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發表於 2019-10-20 22:18:00

佛教養生 五味與養生

中國人自古即有「五味」的理論,五味指的是甜、酸、苦、辣、咸(鹹)五種味覺。

過去佛教大德對飲食的調味,一向崇尚天然及清淡合宜,對於身體違和的人,也結合中醫理論,有其因應之道。如天台智者大師曾教以適度的酸對肝臟有益,卻會損脾臟,故有脾臟方面的疾患不宜吃多酸;適度的鹹對腎臟有益,卻會傷心臟,故有心臟方面的疾患不可多吃鹹;適度的辛對肺臟有益,卻會傷肝臟,故有肝臟方面的疾患不可多吃辛;適度的苦對心臟有益,但損肺,故有肺臟方面的疾患不宜多吃苦;適度的甘對脾臟有益,但會傷腎臟,故有腎臟方面的疾患不宜多吃甘味。

中醫對五味著墨甚多,在《黃帝內經》提到:食物有五味,以五榖來說,糠米屬甘,麻屬酸,大豆屬鹹,麥屬苦,黃黍屬辛;水果方面,棗屬甘,李屬酸,栗屬鹹,杏屬苦,桃屬辛;肉品則是牛屬甘,犬屬酸,豬屬鹹,羊屬苦,雞屬辛。這些食物進到胃以後,會歸到它所喜好的臟腑。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酸走筋,所以筋方面的疾患不可多吃酸味;苦走骨,骨病不宜多吃苦味;甜走肉,肌肉方面的疾病不可多吃甜食;辛走氣,氣病不得多食辛味;鹹味走腎,血液方面的疾病不得多食鹹味。

五味搭配四季,也有其說法,孫思邈在《備及千金要方》說:「春天宜少吃酸澀味,多吃甘味來保養脾臟;夏天宜少吃苦味,多吃辛以保養肺臟;秋天宜少吃辛,多吃酸來保養肝臟;冬天宜少吃鹹,多吃苦以保養心臟。」

由此可知,五味與養生有很大的關聯,五味能影響五臟的調和,進而達到身心愉悅;即使身體已有病兆出現,只要能確實了解病的屬性,在食物的宜忌上多加留意,仍可以避免病情加深,得到適當的養護。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養生 五味與養生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