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觀點】虛不受補怎麼辦?
補小心,小心補,因為不小心就容易「愈補愈大洞」。臨床上有不少民眾看似虛弱,自行調補卻愈補身體愈差、渾身不對勁,不知是怎麼一回事,只好求助中醫師的案例。其實是民眾不明白,原來體質上還有「虛不受補」這種狀況。無精打采、四肢無力、體力不足,或是容易生病、病後難癒、拖拖拉拉,女性月經不順、經來腹痛、經期感冒、經量漸少、經後無力眩暈、不容易受孕等問題,都會被歸類為虛症,虛則補之是正確治法,但有常規就有例外。這個例外是來自於除了虛症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治療方向,而這些因素所占的比例不亞於虛症本身,因而增加治療上的困難性,讓原本該補的變得很難用補。
中醫用方相當重視「三因治宜」因人因時因地的觀念,即用方遣藥除了須考慮一個人的體質外,還包括當地的氣候與所處的環境(或是生活習慣)。台灣位處亞熱帶環境,又屬海島型氣候,相對於北方的乾冷,是屬於夏季溼熱冬季寒濕的環境,對於喜歡喝含糖(或調味)飲料、冷飲、酒的濕性體質之人,夏天不宜吃補,冬天也要補得小心。比較封閉的工作環境如無空調的廚房、地下室、無塵室、大樓林立的房屋、無窗戶的房間,以及溫度較高的工作地點如戶外工作人員(建築工人、馬路修整人員)也都不易受補。
當然,壓力大,神經虛亢(疲勞睡不著)、緊張焦慮、晚睡熬夜、夜間工作、更年期婦女等,身體有乾燥、發炎或是體熱的現象,以及個性急躁易怒、憂愁多思多夢、好動多話多管事,即便覺得虛弱還是難以受補。容易一吃補藥,症狀未解,反先火氣上升,令人煩躁,甚至病況嚴重,例如咳嗽吃人參,聲音變啞;月經後吃四物,青春痘爆發;吃枸杞固眼睛,反而眼睛乾澀等。
但虛弱是事實,只要清(熱)補(虛)兼施,或有一解。例如枸杞子加菊花,若有便祕再加炒決明與川木通;人參配石膏(先煮三十分鐘),高麗參改粉光參或再改參鬚,也可以泡代煮(無石膏時),亦可縮短浸泡時間(如十分鐘改五分鐘),增加浸泡次數(如同分期付款);四物中的熟地改生地、炒芍改生芍再加玄參,還是燥熱改丹參配何首烏與(或)血藤;如此還難以受補,那麼就捨人參、四物與十全大補,來盅何首烏應該補而無礙;平時煮杯觀音串茶生津止渴又補氣血也不錯(產後可用來替代白開水)。當然,能夠改變上述的環境、個性與習慣,隨著四時季節適當調理,或是先委請中醫師改善特殊體質後,更能夠在想補的時候,補得恰到好處,以及補回想要的健康與青春美麗。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