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理:好孕到人工受孕前的中醫養孕法
中醫師有子萬事足。對於不孕的夫妻來說,想要一個孩子可是日盼夜盼的難事。可喜的是,人工生殖可以利用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等方式,替父母圓夢。不過,可惜的是,人工生殖技術再發達也只能幫上一些忙,並無法完全取代整個懷孕過程,經常因胚胎萎縮或流產而宣告失敗。換句話說,當自然受精的過程異常,無法產生受精卵或生成胚胎,可以透過體外受精技術來產生胚胎,再植入子宮,但子宮未必處於最佳狀態,甚至因年齡關係有老化現象,沒有能力接受外來植入的胚胎,而無法吸收營養的胚胎最後只能走向衰亡的命運。此時,中醫調理恰好能夠補足人工生殖上的不足,讓生殖技術的價值能夠繼續延續至妊娠階段。顯然,不孕症來自於男女雙方,體外受精解決了精子與卵子不能結合的問題,至少男性不孕症的問題完全過關。然而,卻只解決了不孕症女性卵子這一部分,長達十個月受孕的子宮依然如故,無法支持整個懷孕過程。中醫調理此時發揮的功能就是讓子宮的機能活躍起來,以提供受精卵一個舒適穩定的生長環境。
子宮是一個極度敏感的環境,稍有不適,胚胎就無法順利成長。年輕的子宮適應性強,曾有十二歲的田徑女孩不知道懷孕,天天跳躍跑步訓練,胎固不落,仍然生下健康小孩。三十五歲後的子宮適應性就不佳,不論是壓力或是體力都是影響因素。壓力所致的肝氣鬱結,精神體力差的脾腎兩虛,胖如肥鵝的痰濕瘀滯,瘦如竹竿的腸胃虛弱,骨盆歪斜的肝筋舒,車禍所至的氣滯血瘀,過敏體質的邪氣壅滯,排便困難的大腸躁結等等,都是影響子宮環境與生理機能的干擾因素。
可見,子宮環境的良窳與否,不單是子宮本身的狀態好壞,還受整體身體機能優劣的影響。要順利懷孕成功,除了考慮人工生殖外,更需要進一步考量身體機能。就像太空梭發射任務一樣,連一顆螺絲釘都不能有錯。
不論是想要自然受孕或是人工受孕,只要是時間允許,都建議產前調理體質,好處是保持身體最佳狀態,子宮便能處於最佳狀態,可將不孕或流產的機率降到最低,也較能夠生出健康的寶寶,可說是身體銀行保本保息的最佳做法。
任何疾病都可以中西醫合併治療,不孕症也不例外,為了提高受孕率與懷孕期間的好體力,不要忘了讓準媽媽先做好身體上的萬全準備,讓人工受孕一次就成功,或許還能自然懷孕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