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護國神山神話
據聞主管數位發展及資訊安全等業務的「數位發展部」預計在明年三月左右掛牌,執政黨上下對此滿懷期待,希望數位發展部成立後能夠加速台灣建立數位科技的「護國神山」。自從台積電被尊稱為「護國神山」後,「護國神山」這個名詞不但成了人人朗朗上口的流行語,更成了政府施政的通關密語,不論推動什麼政策或是產業,最後總要帶上一句建立台灣的護國神山,好像不這麼說就無法突顯該政策的重要性。
當初衛福部急就章地給連二期人體試驗都還沒有完成的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時,所持的重要理由就是要發展國內的疫苗產業、甚至生醫產業,蔡總統和前副總統陳建仁,都曾信心滿滿地表示,高端將帶領台灣的生醫產業打下另一座「護國神山」。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國產疫苗目前得到的國際認證仍然非常有限,更別說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認可;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在宣布開放第二劑和第三劑疫苗混打時,主動提醒國人,大部分實施疫苗接種入境限制的國家,只承認有WHO認證的疫苗,而高端並不在認可名單內,提醒接種高端疫苗的民眾要注意。這無異是間接說明國人接種高端疫苗出國有困難,更遑論疫苗打開國際市場。
蔡總統日前在探視「國家太空中心」時表示,政府有發展太空產業的企圖心,期許太空中心能夠協助國內廠商,將太空產業打造為「另一座台灣的護國神山」。不過,目前台灣的太空產業主要還是以國外通訊衛星元件以及地面設備製造的代工為主,人才與基礎投資不足,距發展為護國神山,還有一段距離。
為配合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政府大力發展綠電,其中投資逾兆的離岸風電產業,也被經濟部視為是「下一座護國神山」,期望透過離岸風電裝機潮,帶動國產關聯性產業。而目前離岸風電主要的水下基礎工程大都來自韓國,國產比例很低,尤其值得關切的是台廠的技術、缺工卡關問題不小,亟待解決。
日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數位部長」的身分,多次代表政府參加國際會議,其實數位發展部還沒有成立,《數位發展部組織法》也還在立法院相關委員會進行審查中,連政黨協商都還沒有進行,唐鳳以「數位部長」出席國際會議,顯得有些「超前部署」。
以「集中管理資訊安全相關資源」、「全方位監管數位生活」為重要業務的數位發展部,如何能夠成為催生台灣數位科技產業的護國神山,相當令人好奇。畢竟數位發展部只是整合了科技部、NCC以及部分國發會的業務,事權統一的主要目的是便於管理,對創新動能的提升能發揮多大的效果,還有待觀察,驟然喊出藉此打造護國神山,似乎有些誇大。
台積電之所以能夠成為今日的護國神山,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歷了三十多年官民合作,加上國內外環境成熟,方才有以致之。護國神山有其特殊的政策領航與帶動產業鏈的價值,台灣資源有限,很難同時發展出多座「護國神山」產業,與其備多力分、樣樣通最後反而變得樣樣鬆,政府應謹慎規畫產業政策,檢視台灣強弱態勢,選擇最適合的產業全力發展;別讓護國神山成了一句廉價的口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