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房價失控、政府失能與青年挫折
新冠疫情衝擊下,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利率趨近於零,民間游資充沛,房價狂飆。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二季,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達十五點七九倍,高居全台之冠,一般民眾必須不吃不喝十六年,才能買到一間房子。在投資炒作下,中南部房價也爆漲。全台房價失控,加深青年世代的挫折感,更暴露政府的失能。在零利率的情勢下,通膨蠢蠢欲動,民間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今年以來全台各地的預售屋、中古屋交易,價量齊揚。依信義房屋統計中古屋成交樣本,截至今年第三季為止,最近一年來全台七縣市中,以新竹市漲最多,漲幅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其次是台南市,漲幅達百分之二十四;高雄與台中市居第三,漲幅達百分之十四;桃園市的漲幅達百分之十二。
對全台房價上漲的問題,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這波房價上漲有基本面,也有炒作,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房,他建議先租房子,他自己四十歲才首購。然而,這波房地產價格上漲,租金也飆漲,台北市許多非蛋黃區的單人雅房月租金竟然要二萬元以上,租金上漲幅度明顯超越薪資上漲幅度,令許多年輕人卻步。
據信義房屋統計,最近三個月,台北市中古屋交易單價每坪上漲至七字頭,新竹市也由二字頭攀升至三字頭;最近半年,台南與高雄市中古屋每坪由一字頭跳升至二字頭,上漲的速度極為驚人。
台北市超高房價,逼走有能力的年輕人。台北市民政局統計,截至十一月底,總人口為二百五十三萬餘人,比去年底減少七萬多人,創下三十五年來新低。短期內,台北市的高房價不太可能回到合理價位,年輕人持續出走,留下的是老人,若這個趨勢繼續,將加速台北市的老化。
台北市的房價高、物價高,年輕人用腳投票,往鄰近縣市發展。有些人搬到桃園市、新北市,白天搭車到台北上班,必須花較長的通勤時間;有些人則把工作、居住均遷移回老家或遠赴海外其他城市,重新找機會。從區域均衡的角度看,部分人才返鄉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未嘗不可;不過,從台北市的角度看,如果最有創意與生產力的年輕人逐漸遠離台北,對長遠發展相當不利,這也是台北市最大的危機。
台北市房價高,空屋餘屋也高,形成雙高的現象。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指出,關鍵在於台灣不動產有效稅率太低,美國的房地產有效稅率為百分之一至三,台灣僅百分之零點○五,明顯偏低。要去化空屋,應適度調高不動產持有成本,包括稅基與稅率都有調升的空間。不動產稅收增加,可做為興建社會住宅的財源,以實現土地「漲價歸公」的理想。
回顧過去二十年,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從六倍一路上揚到最近的十五點七九倍,失控的房價,加深青年世代的挫折感;如何讓房價合理化,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有責任。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