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集合眾力杜絕暗黑醜惡
社論民進黨一位女立委遭男友施暴,隨涉案嫌犯素行曝光,世人得見政治江湖錦繡風光下隱藏的暗黑詭詐。已有一位總統府國策顧問,因轉傳嫌犯訊息給報導施暴案的媒體而辭職。台北市長呼籲一人一信寄給行政院、通訊傳播委員會,要求嚴查網軍,杜絕政治控制網軍、網軍反噬政治的醜惡文化。桃園市長說,支持言論自由,但反對暗黑勢力操縱。
這樁暴行案的梗概有文武兩面,文的部分,是一名欲快速加入上層社會的男子,刻意結識政商名流,藉口語、論述、身段等條件,取得知名公眾人物信賴,或異性好感而交往;具象形容就是白領階級耍的登龍術。武的部分,是這名男子有職業網工奧援,能彈指間辯白、誣陷,或揭露政壇秘辛;還能挾數位性暴力散播隱私照,威懾異性名流。
連日來,多位與這名嫌犯過從的政商名流,自述結識與互動過程,多表示從外貌、接觸所得印象,實在驚訝竟會暗藏著施暴女友、親長等醜行。公眾人物多存與人為善心念,但如何在衣冠楚楚的社交圈見微知著,保持識人清明,實在是必修功課。
施暴案後物議最多的是網軍為禍,輿論要求司法嚴查到底,政壇呼籲立法、修法以端正網論之聲。然司法究責是事後追懲,於受害者之創傷已難消磨。立法、修法又須考慮勿傷及言論自由,有很大灰色地帶,司法之力有限,行政、立法應自重才可能略奏膚功。
台灣所謂網軍之禍實為網工造亂,國際通稱的網軍,是為抵禦外部網攻所編制的正規部隊,依法規作業,有領導且受監督。台灣網工起於選舉,當候選人、政黨的鍵盤手,是無紀律的雜牌軍。近年公部門編預算,在宣導政令課目下組織網工美化政策、吹捧執政當局,邊打擊在野黨,壓制異聲。出身選舉網工者擅長陰謀詭詐,一旦掌握政客違規違法跡證,敢操作反噬,演出惡奴欺主。
台北市長呼籲嚴查網軍,是就個案警示未來;但網路新型態暴力,未必見諸拳腳刀槍,難期司法之光照亮各個難堪的幽黯。裁抑網工造亂,何如全台公部門自清,從建立宣導政令標案的定型化契約著手,規範投標公司資格、應遵守事項、違反合約規定時的罰則,讓所有花公帑的政宣標案公開透明,接受民意機關事前監督審查,及審計機關事後稽核。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機關,首應自清,樹立典型,為所有公部門表率。
網工造亂之源是妄議和網路公審。媒體狗仔隊為公司信譽和避免訟累,揭發隱私時至少會經長期跟監,有圖有影音再查證才發表。網工片面取證,偏信妄議,還一人操作數十手機匿名發聲。此類政治網工憑藉後台靠山,會冒法紀究責風險起風發難,以收眾口鑠金混淆是非的效果。
如此無視法紀、道德的操作手法,自與「選贏就過關」的現實有關。四十多年來的縣市長和總統選舉,發生過真車禍假攀誣、緋聞錄音帶、假走路工、兩顆子彈、非常光碟等多樣態影響選舉結果的醜聞,就算司法查出若干原貌;但勝選者好官自為,已不被審判,更不會遜位。
隨著科技進步,政治豢養網工干政,網工再反噬政治的惡行已是現在進行式;全民應督促朝野持全本陽光法案照亮「尚黑」的政黨,和所有民選公職,集合眾力杜絕醜惡。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