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盛行率2成 5類食物盡量少吃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腸躁症是一種慢性腸胃道「功能性障礙」疾病,伴隨著反覆腹痛、腹脹,與排便習慣及糞便型態的改變(腹瀉或便祕)。醫師指出,在歐美每五至十人就有一人曾經歷腸躁症;隨著國人生活方式西化,台灣腸躁症盛行率已高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一;且女性發作率高於男性。在飲食上,有五類食物要忌口。西園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與腸道癌症最大不同之處,是腸躁症經常困擾年輕、社經地位良好等被認為「相對健康」的族群。其病因至今不明,可能的成因包含遺傳、病菌、食物或藥物等,誘發腸道黏膜發炎、通透性增加、微菌叢改變,因而造成腸道對氣體敏感度增加、蠕動改變,以及影響大腦感覺異常等變化。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指出,中醫認為肝主神經,肝的疏泄功能失調會影響脾、胃、大腸、小腸的運化。平時腸胃功能消化不好的人,更易受環境、情緒等因素影響,所以要先強健脾胃功能。
有腹瀉有便祕
臨床表現迥異
腸躁症雖不是致命的惡性疾病,但嚴重者會影響生活與社交。陳炳憲舉兩名門診病友為例,一位是成功企業家,近年來解便困難,一周僅一至二次,無解便時就會腹脹、腹痛,因而不敢進食,導致體重減輕;各種影像檢查皆無發現腹部結構異常或腫瘤,經使用多種緩瀉藥,合併腸道蠕動刺激劑、抗憂鬱劑後,症狀改善、體重增加。
另一例為知名學者,經常需要授課及演講,但近年來只要一進食或演講,就會腹瀉,甚至嚴重到無法控制,必須放棄演講及社交生活;只得經常使用止瀉藥、解痙劑及益生菌,以求控制症狀。這兩名同是腸躁症患者,臨床表現完全相異。
陳炳憲說,腸躁症類型可分為「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和「不確定型」四種類型,其中以腹瀉型占比最多,不確定型最少。
詳細記錄症狀
可助診斷治療
臨床發現,許多病友至醫院尋求各種抽血、內視鏡檢查,檢查結果都正常,但症狀依然存在,因而愈發緊張。腸躁症不會有腸道結構的變化,診斷上主要依據詳細的臨床症狀,因此,若能詳細記錄症狀發生的時間、頻率、排便型態及飲食狀況等提供給醫師,可協助診斷與治療。
郭大維解釋,腸躁症主要症狀為頻繁出現腹痛或脹氣,但排便後即可改善;排便次數改變,一周便祕次數超過三次,或是一天腹瀉多過三次;大便形態改變,可能出現硬塊、軟便或水便;排便情況改變,患者可能需要很用力排便,或是排便時常有急迫感或覺得排不乾淨;糞便容易出現如鼻涕狀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糞便。
郭大維說,腸躁症患者在飲食方面應注意,有五類食物要少吃。
一、會刺激腸胃:例如酒和含咖啡因的飲品或大蒜與洋蔥。
二、易產生脹氣:例如牛奶、乳酪、碳酸飲料與各種豆類製品。
三、不容易消化:如糯米類。
四、腹瀉型患者少吃高纖、有潤腸效果食物及寒涼瓜果,如筍、黑白木耳、秋葵、鳳梨、木瓜、火龍果、奇異果等;反之,便祕者可以多攝取。
五、應避免過冷、過熱兩種極端溫度的食物。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