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最佳補鈣時間點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國外研究發現,比起只做肌力訓練,同時補充乳清蛋白等優質蛋白質,更能強化運動效果、提升肌肉合成效率。補鈣、練肌力可預防骨鬆,但常見三大補鈣迷思,包括以為吃護膝保健品可補鈣;多喝牛奶就不會有缺鈣問題;補充太多鈣片會腎結石,都是錯誤觀念。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祕書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黃駿豐說,國外研究發現,如想維持健康所需,應該規律運動並增加蛋白質的補充。
若想補回行動力,比起只做肌力訓練,同時補充優質蛋白質,更能提升肌肉合成效率。建議從每周七天「輕度、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和「提升蛋白質、鈣質營養補充」做起。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營養師莊譓馨表示,衛福部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六歲以下幼兒鈣攝取不足率約六成,其他年齡層更達九成以上,顯示國人長期鈣質攝取不足。
莊譓馨提醒,鈣質會與體內過多的脂肪、糖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導致鈣質無法被腸道所吸收。民眾若須補鈣,也應避免高油、高醣飲食,炸物、碳酸飲料等,尤其碳酸飲料的磷較高,反會導致身體鈣磷失衡,傷害骨質。
營養學公認最佳補鈣時間點是「夜間」,因入睡後會分泌生長激素,有助留住鈣質;有吃消夜習慣的人,優格是不錯的選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