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極端氣候的嚴峻考驗
社論近來台灣的氣候怪異,相較於幾個月前的旱象,大家忙不迭的求雨,近日又暴雨連連,到處水患。無雨則旱,遇雨成災,間夾著頻繁的地震,讓人驚心動魄。其實全世界目前都遭逢難以預期的災難。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近日發布睽違八年的綜合評估報告,揭露地球正面臨的嚴峻考驗。全球暖化的影響已迫在眉睫,人類幾乎沒有時間抵抗接續而來的災難。
歐洲各國近月來就備受極端氣候所苦,德國、荷蘭暴雨引發洪災,希臘、土耳其熱浪引起野火延燒,亞洲國家不遑多讓,中國大陸河南鄭州的水災也釀成重大的傷亡。這種種現象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地球暖化的結果,之所以各地災情不斷,也就說明了地球暖化的嚴重。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二○○○年總統大選敗選後,全心投入地球暖化的問題,並在二○○五年出版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他說:「我們坐在一枚定時炸彈上,如果全世界大多數科學家是正確的,人類只有十年的時間避免一場大災難,這場災難足以讓地球的氣候系統一片大亂,造成嚴重的氣候變遷,水災、旱災、流行性傳染病大量散播以及致命熱浪,災情之嚴重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而且完全是自己造成的。」高爾的話距今十五年過去了,人類沒有做出任何行動,現在各地發生的災難正是高爾當初所預期的。
高爾還提到「流行性傳染病的大量傳播」,別忘了,現在新冠疫情正在全世界蔓延中,人類根本不知道病毒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各國採取閉關自守、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完全不知道人類面對共同的問題,必須採取團結一致的態度。傳統主流醫學也是主張以疫苗來應對,疫苗問世之後,各國又開始搞疫苗外交,用疫苗作為外交籌碼,互別苗頭。
根本問題在於人類必須共同合作,面對並解決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地球暖化的現象在於大氣的溫度上升,它來自於人類使用燃氣,包括工業、汽車、冷氣等現代科技的日常生活用品,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二○一五年《巴黎協定》議定的目標是將氣溫控制在上升一點五度以下,顯然各國都不把這個目標當作是自己的責任。美國前總統川普甚至退出《巴黎氣候公約》,認為美國負擔的國際責任已經夠了。
如果連世界第一強的美國都採取這樣的態度,試問,地球暖化的責任誰來承擔?相較於工業化前,現在的溫度已經上升了一點二度,照這樣的速度下去,如何能控制在一點五度的目標?尤其拜登上台後,延續川普與中國採取對抗的態度,即使雙方都認為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應該要互相合作,但是依照中國大陸官員的說法,美方「對抗才是本質」,合作只是一種謊言。如果大國都這種態度,小國又如何能承擔起阻卻地球暖化的重責大任。
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二十六屆締約方大會(COP26)的英國籍主席夏瑪說,全球正處在岌岌可危的災難邊緣,「我們不能再坐等二年、五年、十年,現在就是採取行動的時刻」。不預期的災難已隨時而來,人類不但要共同合作面對,每個國家乃至個人都應該承擔起減碳的責任,而新冠疫情的適時到來,也警告人類應該回歸簡樸的生活,學習和大自然和平共處的智慧。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