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海和平 民之所欲
社論中國國民黨訂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改選下屆黨主席,決定參選的前主席朱立倫和尋求連任主席的江啟臣,先後宣示親美政見。朱立倫說如當選,就職第一天即在華府成立國民黨駐美辦事處的籌備處,代表人選已有腹案,還打算年底前訪美,以行動澄清國民黨親中賣台之謬論。江啟臣說支持台美雙邊緊密關係,支持買美國武器強化國防,今年十月將赴美參加台美國防工業會議。
美國是台灣重要朋友,美在台軍、經、商、文的勢力盤根錯節,對政黨競爭、各項選舉皆不乏著力點,朝野政黨莫不買美國的帳,以壯大自己聲勢。民進黨執政,與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有穩定溝通管道,已處理了進口美國萊豬、軍售、晶圓廠赴美投資等議題;但單邊附美站隊的結果,換來大陸機艦繞台演訓,台海不安寧,台灣被英國媒體評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
我人民為稻粱謀,並不樂見家園變成地球上最危險地區而獲世界關注。二戰時日本設台灣為南進基地,招來美國飛機轟炸機場、港口,如此有差別的空炸,就已製造許多死難悲劇,後生晚輩於今仍感悽愴;何忍生靈再因主政者欲念,而必須面對未來更慘烈的登陸作戰或城市巷戰呢。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除朱、江外,還有張亞中、卓伯源,理應細察台灣艱危所在、民心所慮。國民黨是台灣最大在野黨,當民進黨執政,與大陸無互信,又極缺有效溝通管道時,歐美智庫、國際論壇皆指台海危矣;台灣竟無一黨一人敢拍胸膛倡言,來日秉政,必使大陸機艦改道,以回應民情對安全的渴望嗎?國民黨竟僅會蹭美國顏色,黏緊親美標籤,而無千錘百煉的有為者,能擔起鞏固台海和平的重責大任嗎?
歷史上國民黨與共產黨曾經勾心鬥角、兵鋒相向,各有難數的恩怨委曲,許多人為之殉難;但是兩黨都冠名「中國」,共同目標都是復興中華,也有過合作抵抗外侮的經驗。兩岸在蔣經國、鄧小平分別主政時,雖無問訊,但都能偃武修文,力圖改革政治,並各自耕耘產業、科技、基礎建設、普及教育與改善人民生活,兩岸都規避戰爭破壞。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曾打破兩岸冰封狀態,率團親訪大陸,為後來馬英九主政時代的通商、通郵、通航奠定基礎。他任命的第一副主席江丙坤,以服務大陸台商為己任,後任海基會董事長,走訪各地台資企業,協助處理許多旅陸台民、台企的疑難雜症。國共兩黨源於長期交手互動,對彼此有相當認知與互信。
七十年前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得美國幫助,在台灣站穩腳跟,開創總統直選民主政治。歷史上的文景之治、仁宣之治,均得利於避免戰禍,與民休養生息。上世紀中華兒女因兩次世界大戰、革命戰爭、內戰,百姓苦難;今世必須反戰止戈,用治理績效、科技產業、運動成績重出世界。
值此國民黨改選前夕,有志參選黨主席者必已見南海、台海多歐美軍艦過客;也必知大陸派遣新造機艦在東海、南海軍演,回應美國衍生的不安狀態。國際現實是民進黨單邊附美,台海多事;國民黨必須找到致災之源,認清民之所欲,端出緩解兩岸緊張狀態的具體作為,擔起保障台海安全的擔子。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