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開水最消暑解渴 茶飲提高結石風險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夏秋之交,氣溫仍持續高溫炎熱,國健署提醒民眾掌握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以避免熱傷害;泌尿科醫師表示,夏天是泌尿道結石好發季節,流汗要多喝水,才可滿足身體需要,補充水分以「白開水」最好,長期只喝「茶飲」不喝水,恐提高泌尿道結石風險。三十六歲李小姐,從事繁忙的金融業,喜歡以蛋糕與含糖飲料作為壓力出口。近兩年容易腰痠背痛,以為工作太忙,沒放在心上,今年健檢發現右邊腎臟腎盂出口,被一顆一點六公分大的結石堵住,呈現中度腎水腫,經醫師評估為二公分以下腎結石。
飲食、作息改變
結石患者年輕化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表示,泌尿道結石在台灣盛行率約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好發年齡為四十至七十歲,男女比約三比一。常見的結石症狀,為腹背部絞痛、噁心嘔吐、血尿、尿路感染,其他症狀如頻尿、解尿困難或陰囊轉移痛等。
張雲筑說,結石有年輕化趨勢,形成因素包括遺傳、氣候、體質、飲食及飲水習慣等,有家族史者罹患結石機率為一般人的三倍。根據臨床觀察,結石患者年齡層逐年下降,被結石困擾的年輕人不少,可能與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有關,如攝取過多碳酸飲料、酒精飲料,口味重鹹或熱愛甜食,加上不愛運動等。
「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張雲筑說,夏天炎熱、排汗量大,若不積極補充水分,尿量減少,會使尿液中的結石成分濃縮,造成結晶質的沉澱,形成結石。
門診發現,許多患者習慣把茶飲當水喝,並覺得自己的喝水量「應該夠」。張雲筑提醒,補充水分以白開水為佳,少吃甜食,避免攝取重鹹食物,同時養成運動習慣。除了注意自身保養,定期追蹤及接受適當治療,才是遠離結石的不二法則。
缺水血液會黏稠
別等口渴才喝水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多喝開水,除可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及避免尿道發炎。
國健署建議,每日成人飲用六至八杯水(每杯約二百四十毫升),國小學童至少飲用一千五百毫升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適度調整。
為鼓勵民眾多喝開水,國民健康署提出「喝開水五要訣」技巧,包括起床一杯水、用餐前後配杯水、外出要帶水、製作提味水、一千五百的水,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患有特殊疾病,建議諮詢醫師適當的飲水量。
吳昭軍說,正常情況下,尿液多呈透明狀,顏色由淡黃色到黃褐色,尿液顏色會隨食物、藥物、維生素以及疾病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尿液可作為人體是否需要補水,或身體情況是否良好的簡易指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