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日俄戰爭與中國的命運 (8-8) 朝鮮王朝的悲劇
甲午戰爭後,日本的勢力進入朝鮮半島,開始全面控制朝鮮政局。1895年10月8日凌晨,新任的日本駐朝鮮公使三浦梧棲祕密策動大院君發動政變,並指揮日本訓練隊進攻韓國皇宮景福宮,韓國宮廷的美國訓練官戴伊率領侍衛進行抵抗,被砍倒在地,差點魂斷異鄉。混亂中,日本浪人抓住了來不及逃跑的高宗皇帝,逼他廢黜排擠親日派的閔妃,高宗以死相拒,暴徒們卻已殺紅了眼,直接衝入內廷,高聲叫喊:「閔妃在哪裡?」此時閔妃已換穿一般宮女服飾躲在人群裡,暴徒找了兩個長得最像閔妃的人當場砍殺,在確認是閔妃屍首無誤,便加以焚燒後丟入池塘,毀屍滅跡,史稱「乙未事變」。而這位犧牲的閔妃,在日後被追封為「明成皇后」,也因為她英勇的抗日行徑,受到後世人民的高度崇敬。
乙未之變後,俄國抓準時機,力邀高宗進入俄國使館躲避,並從軍艦調來水兵進行護衛,在高宗成功逃脫日本武裝人員的阻攔後,俄國使館在當天就發布了蓋有高宗玉璽的討逆令,被當成「逆賊」的親日派的朝鮮內閣瞬間土崩瓦解,朝鮮代表團與俄國簽訂條約,俄國獲得了出兵、採礦、鐵路、電報等種種在朝特權,並得以參與朝鮮的政治。
日本無奈只好與俄國簽訂「日俄東京協定」,雙方約定互相分享在朝鮮的權力,而且此時俄國由於已經強占了中國的旅順與大連,獲得長期追求的溫水港,所以願意減緩在朝鮮的擴張速度,承認日本在朝鮮可以「大力發展」的利益,雙方暫時在朝鮮議題上休兵。
朝鮮高宗在離開俄國使館後回朝,宣布進行光武改革,正式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並自封為皇帝。但一直夾在日俄兩個強權之間,韓國上下都對即將在自己土地上的戰爭感到擔心萬分,韓國政府在1904年1月23日向列強拍發電報,表示「無論日俄兩國與韓國之協商結果如何,已確定堅持嚴正中立之決心」。
無奈日本卻視而不見,一開戰就先占領了韓國首都首爾以南的地區,並進一步大舉登陸控制平壤,2月23日日本逼迫韓國政府簽署「日韓議定書」,讓日本可以徵用土地及指揮韓國的官員和軍隊,5月18日日本逼迫韓國頒布「對露飭宣書」,公開與俄國斷交並進入交戰狀態,8月22日兩國又簽訂「第一次韓日協約」,從此由日本指派顧問剝奪韓國在財政及外交上的實權。至此,韓國不只中立無望,更徹底淪為日本的保護國。
日俄戰後雙方簽訂樸茨茅斯和約,俄國承認日本對韓國的「指導、保護、監督」的權利,日本終於可以徹底支配朝鮮半島,並逐步完成併吞韓國的計畫。1906年日本先在韓國成立了統監府,由伊藤博文擔任第一任的統監,隨時干預韓國政治。1910年,李氏王朝最後一任皇帝純宗請求與日本合併,雙方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將韓國主權永遠讓與日本,大韓帝國就此滅亡,日本的統監府改制為朝鮮總督府,展開長達三十五年的殖民統治。
首爾街道上的俄軍與法軍:1904年2月7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法國及俄國駐軍巡視首爾的街道。為了協調在朝鮮的爭議,日俄兩國曾在1898年簽署了議定書,確保朝鮮的獨立與主權,俄國雖然承認日本對朝鮮有特殊的經濟利益,卻也不願完全將勢力退出朝鮮,兩國協議對朝鮮享有相同的駐兵權,並可協朝鮮皇室:1904年,《LE MONDE ILLUSTRE》圖文報導。本幅組圖為朝鮮皇帝高宗李熙,圖為皇太子李拓,即後來的純宗,他即位後在日本逐步的威逼下,被迫接受日韓合併的請求,使韓國正式為日本所兼併。圖為當時朝鮮皇宮「德壽宮」的正門,「德壽宮」位於首都首爾的中心,裡面保存著朝鮮最早西洋式建築宮殿。 謝大大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