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 興王賢相之圓木警枕
文/宋滌姬有個歇後語:「司馬光枕圓木」,猜到意思了嗎?就是「睡不穩」。司馬光為什麼要用睡不穩的圓木枕呢?當然是心中有比睡眠更重要的事情。
清朝陸以湉《冷廬雜識‧警枕》說:「錢武肅王用警枕,司馬溫公亦用警枕。興王賢相,勤勞正相同也。」被稱為「興王」的錢武肅王是五代十國中,創建吳越國的錢鏐,有「浙中不睡龍」的稱號。《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記載:錢鏐自年少從軍後,晚上從來不睡,實在累到無法支撐,就用小圓木或大鈴為枕,熟睡時,圓枕傾斜,很快就能警醒,錢鏐稱之為「警枕」。
錢鏐還在臥室放置盛著粉末的盤子,夜裡想到什麼,就記在粉盤上,以免天亮時忘掉了;有時半夜有人來稟告事情,侍女只要振動紙張,錢鏐立刻醒來接見;錢鏐還時不時彈出銅丸到樓牆之外,警示值更的兵士:「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他也曾微服出巡,深夜來到北城門,小吏不肯開門,只說:「就是大王來了也不能開。」錢鏐就從其他城門進入。第二天,召來北門吏,厚賞一番。
錢鏐的厲精圖治,讓吳越國成為東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宋朝蘇軾〈表忠觀碑〉評論吳越國:「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然終不失臣節,貢獻相望於道。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於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錢鏐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闢建了「不識兵革,四時嬉遊」的一方淨土。
另一位使用警枕的「賢相」司馬溫公,就是宋朝的司馬光。大家對他的印象大多是他童年時打破水缸救同伴,顯現出他自幼就冷靜聰慧。然而他的成就,還是奠基於勤奮向學。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描述司馬光的日常生活:「一室蕭然,圖書盈几,經日靜坐自如也;又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司馬光長時間靜坐讀書,「日力不足,繼之以夜」(司馬光〈資治通鑑進書表〉),直到疲累不堪,才稍事休息。他用硬圓木為枕,只要一翻身,就很容易驚醒,再起身繼續讀書及整理文獻資料。如此刻苦勤奮,先後費時十九年,終於在元豐七年(一○八四)完成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隔年,司馬光拜相,入主國政。內有新舊黨爭,外有強鄰虎視,司馬光肩負重任,殫精竭慮,躬親庶務,不捨晝夜。有人見他身體羸弱,例舉諸葛孔明因事必躬親而致疾,請他引以為戒。司馬光說:「死生,命也。」反而更加辛勤於朝政,即使已經病重,還在努力交辦各項國家大事,沒有發覺說話已經有氣無力了。一年半後,司馬光撒手人寰,當朝的太皇太后及皇帝都親自前往弔唁。追贈為太師、溫國公,諡號「文正」。
錢鏐及司馬光以身任天下之責,憂國忘身,自發地遠離睡眠的欲望,用「警枕」來警醒自己,換取國家人民的「高枕無憂」。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