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療法治背痛 婦險癱瘓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五歲女性,因長期受下背痛所擾,尋求各式民俗療法;日前因下背出現前所未有劇痛,幾近暈厥,家人緊急將她送至台北慈濟醫院。經腎臟內科、感染科與神經外科跨團隊為她進行清創手術,術後患者持續服用抗生素,逐漸復原中。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表示,急診檢查發現患者血液中白血球含量高達正常值兩倍、小便中白血球含量也偏高,且併有微燒,疑是泌尿道感染,收治腎臟內科。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腰肌膿瘍」,且膿瘍侵犯脊椎,若放任不管,嚴重恐致下肢癱瘓,甚至併發敗血症。
洪思群說,腰肌膿瘍為一種罕見的後腹腔感染,好發於糖尿病、腎臟病等抵抗力較差者。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發燒、排尿困難等,由於發生率不高、症狀缺乏特異性,常與其他疾病混淆,須仰賴醫師經驗與臨床敏銳,以及適當使用影像學檢查,才能早期診斷。
「下背痛,可輕可重。」輕者或許僅是肌肉筋骨問題;但若痛到難耐,吃止痛藥都無法緩解,甚至有發燒情形,就要擔心可能是腰肌膿瘍、骨髓炎等感染症,甚至是惡性腫瘤轉移,需盡速就醫檢查。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