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睡不飽 失智率增30%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追蹤八千在英國的人,從他們五十歲起,連續觀察二十五年,發現非周末晚間睡眠不到六小時的人,比每天睡七小時,亦即睡眠正常的人,晚年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出百分之三十。舊金山加州大學神經與心理學教授亞菲(Kristine Yaffe)說,睡眠早在幾乎三十年前就成為失智症的症狀,因此,本研究對「睡眠是失智風險因素」的說法,提供了「很強的證據」。
有睡眠困擾者
心理容易失調
科學界已經知道,失智症──也就是記憶、思考問題發生前十五到二十年,腦部會有變化,主要是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蛋白質開始累積,因此,這段時間的睡眠型態可視為失智症的緣起;但是,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神經學者穆吉克(Erik Musiek)說,很多人年紀尚輕也有失智問題,許多人中年時期,還沒有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腦部血管還沒堵塞或糾纏之前,就已開始累積失智症因素的可能性相當大。
研究團隊分析一九八○年代中開始的英國公務員病歷資料,並設法把不良生活習慣、運動量、體質指數、蔬果量、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影響睡眠或構成失智風險的因素都列入考量。從一九八五年到二○一六年,提供了六次個人睡眠時數的資料,發現其中五百二十一人、平均年齡七十七歲時,罹患失智症。
為了進一步釐清睡眠時數和失智症的關係,研究團隊也特地排除六十五歲之前已有心理疾病的人;團隊成員、法國公衛研究中心流行病專家沙比亞(Séverine Sabia)說,憂鬱症也是失智的風險因素,而心理失調與睡眠困擾的關聯性「相當強大」。
影響免疫系統
增4倍重症率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統計,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每晚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睡眠不足的問題也導致許多公共衛生問題,導致發生車禍、醫療疏失和工業事故的機率增加,也會引發許多慢性疾病。
另外,睡太少也會情緒控制和調節能力,這些關乎情緒掌控與思考的高層次功能,由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一旦休息不足,這些功能便會減弱;美國亞利桑納大學精神病學、心理學和醫學影像學教授基爾戈爾(William Killgore)博士表示,只要有一個晚上沒睡好,大腦的情緒中樞功能便會受到影響,很容易反應過度,或感到沮喪、受傷、焦慮。
免疫系統有一個很重要的細胞──自然殺手細胞(Nature killer),可以幫助我們殺死所有外來侵入物,包含細菌與病毒,然而有研究顯示,只要一晚的睡眠不足,自然殺手細胞就會減少百分之七十;研究人員讓健康的人暴露在感冒病毒下,結果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人,比那些長期睡眠七小時以上的人,流鼻水和打噴嚏的機率增加四倍。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