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四度遣使
文/嚴陽「三顧茅廬」是中國君臣關係史上有名的佳話。但是,歷史上還有一位皇帝,因為欣賞一個從沒有見過面的小人物所提及國家治理的建議,因而四次派使者前去催促召請,這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五年(六三一),唐太宗下令要求百官上書討論國家大政方針的得失。當時,在朝廷中任中郎將的常何家有一位叫馬周的賓客(類似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為常何寫了一份奏折,陳述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奏折呈上後,事事都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十分奇怪常何會有這樣的才能,便問常何,常何如實回答了,唐太宗當天便召見馬周,甚至還因為馬周沒有及時趕到,派使者一連催促了四次。
馬周來了之後,唐太宗與他相談甚歡,隨即把他安置在門下省,後來又升遷到中書舍人的位置。
此事見之於唐人吳兢的《貞觀政要‧卷二‧論任賢》。故事中的馬周,後來在官場上一路順風,於貞觀十八年(六四四)升任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東宮的官職,為貞觀年間的政治改良,乃至「貞觀之治」的形成和延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然,這其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唐太宗求賢若渴與用人的不拘一格:他不認識馬周,甚至此前沒聽說過這一號人物,就只是看了馬周代常何所寫的奏折十分中肯,便一再派人催促馬周趕緊入宮。
作為國家的最高統帥,日理萬機,之所以能在千頭萬緒中梳理得有條不紊,最重要的不是他自己夙興夜寐,而是選好人、用好人。把適當的事交給適當的人去處理,不只可以讓事情處理得更加及時,也可以把他從繁冗的事務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處理大事、要事。因此,唐太宗在位期間,能夠把國家由混亂導向安定,讓國家日益富強。
另一方面,後人在提到馬周的時候,都說他是十分幸運的。在筆者看來,他的幸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唐太宗善於發現人才與任用人才;或者說,儘管馬周確實是機敏善於應對,如果他不是生在唐朝,而是在別的朝代;他那份代為上奏的奏折不是被唐太宗看到了,而是不幸落在某個昏庸、貪圖享樂的皇帝之手,那麼,結局有可能石沉大海,而馬周還依然是常何家中不甚起眼的賓客。
因此古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論斷,真的很了不得。唐太宗「四度遣使」催促馬周趕緊進宮與之一見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