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躺著做 換膝關節早復原
【本報高雄訊】老人置換人工膝關節已是常態,但有人擔心術後亂動,可能影響傷口癒合,專業物理治療師黃富明表示,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後就開始運動,反而才能及早復原;有名七十歲阿公接受醫院指導的三招躺著做的運動,大幅降低水腫,也恢復肌力與活動度,復原更快。黃富明表示,這名阿公因右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疼痛且變形,經保守治療沒改善,才決定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但術後他卻擔心影響傷口癒合,不敢活動。
黃富明說,須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民眾,以退化性關節炎及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為主;此外,肥胖、長期負重、運動員或曾車禍的民眾,因為膝蓋磨損、關節損害,嚴重影響行動與生活,也是須考慮動手術的族群。
其實,換人工膝關節的民眾,經醫師評估,術後能開始做運動,他建議三招躺著就可以做的運動,每天做三回,有助置換膝關節的患者及早復原。
第一招「腳踝幫浦」動作,患者在患肢小腿墊上毛巾(或較硬質枕頭),腳踝往上勾、之後往下壓,每回做三十到四十下,可幫助血液打回心臟、降低術後水腫。
第二招「股四頭肌收縮」,在患肢膝窩墊上毛巾,膝蓋往下頂,每次撐五秒,一次做十到十五下,可增加大腿肌力,避免術後肌力下降。
第三招「下肢滑行」,躺著或坐著做都可以,患肢的腳跟往後滑行,角度維持在膝蓋不疼痛的範圍,每次做十五到二十下,維持關節活動度。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