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發表於 2021-4-18 23:01:26

夜間頻尿要注意 心血管疾病警訊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唉,怎麼又想上廁所了!」累了一天,晚上只求一夜好眠,不料卻一直想上廁所,睡眠一再被打斷,導致隔天精神不佳。醫師提醒,「夜尿」不只影響睡眠品質,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警訊。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表示,台灣四十歲以上成人的夜尿盛行率高達三成八,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夜間多尿是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疾病,即便患者自覺半夜多次如廁,也不願就醫,往往對身體產生嚴重影響後,才被迫治療。

男女都普遍

卻易被忽視

「夜尿」無論男女都十分普遍,卻容易被忽視、導致就醫率偏低;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夜尿是因「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而醒過來,而這樣的情形一個晚上至少兩次以上」。即便夜尿並非嚴重疾病,卻可能是身體亮紅燈的警訊。

廖俊厚歸納常見夜尿原因有四種:一、「睡眠期間身體製造的尿量過多」,正常人一整天尿量主要發生在白天,夜間多尿定義為,夜間排尿量總合,大於全日總排尿量三成以上,雖然人體會自己調控荷爾蒙分泌,但隨年紀增長,賀爾蒙分泌能力會逐漸退化,導致身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以致夜間多尿。

二、「膀胱儲存尿液的能力低下」,多半與膀胱過動症、神經性膀胱等疾病,或男性攝護腺肥大息息相關;三、「內科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患者,血液循環不好容易有水腫問題,白天水分沒辦法回到血液循環,自然就會產生水腫,晚上睡覺時平躺或把腳墊高,這時腳與心臟同高,心臟就較容易把水分循環到腎臟,以致出現夜尿。

如糖尿病患者,有「吃多」、「喝多」、「尿多」三大特色,原因除喝水量多,導致排尿量增加外,也可能是高血糖傷害到神經,導致神經無法控制膀胱,因此排尿次數比常人多。

四、「睡眠障礙」,如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半夜腦部處於缺氧狀態,導致無法分泌抗利尿激素,尿液不斷從腎臟流向膀胱,因此有夜尿情形。

睡前4小時

避免吃水果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祕書長、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弘仁指出,夜間多尿如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對生理與心理造成不良影響,臨床常見許多長者,因為身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夜間需要多次起床如廁,恐提高因精神恍惚或手腳無力跌倒的機率,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他說,高血壓、高血糖患者,較易有夜尿問題,然而多數民眾對於夜尿了解不深,認為夜間上廁所並不是疾病,因而未積極就醫。

他強調,治療夜尿與夜間多尿需要多管齊下,症狀輕微者,建議應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睡前四小時內減少喝水與刺激性飲品,與食用含糖過多的水果等,並養成睡前先將尿液排空的習慣。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間頻尿要注意 心血管疾病警訊

一粒米 | 中興米 | 論壇美工 | 設計 抗ddos | 天堂私服 | ddos | ddos | 防ddos | 防禦ddos | 防ddos主機 | 天堂美工 | 設計 防ddos主機 | 抗ddos主機 | 抗ddos | 抗ddos主機 | 抗攻擊論壇 | 天堂自動贊助 | 免費論壇 | 天堂私服 | 天堂123 | 台南清潔 | 天堂 | 天堂私服 | 免費論壇申請 | 抗ddos | 虛擬主機 | 實體主機 | vps | 網域註冊 | 抗攻擊遊戲主機 | dd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