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聖彼得堡的征歌
1904年春,俄京聖彼得堡唱遍了出征的歌曲,群眾陷入愛國的狂熱情緒中,也隱然夾雜著複雜的情緒。在持續的擴張政策中,儘管俄國勢力伸向全球,但長年的征戰,也耗盡了物力,人民處於飢餓和革命的邊緣。1900年,義和團之亂爆發,東北百姓紛紛響應,破壞了俄國於黑龍江、吉林等地修建的東清鐵路,俄軍乘勢報復,大舉入侵東北並占領滿州。此舉引發列強不滿,日本尤其痛恨,俄國在多方壓力下,與中國簽訂撤兵條約,卻於日後內部召開特別會議,通過了拒絕撤兵的「新方針」。沙皇尼古拉二世輕信日本不敢貿然引起戰端,即使開戰,這場「小規模的必勝戰爭」,也可以有效轉移俄國人民的注意,舒緩國內日益嚴重的革命浪潮。
「新方針」既定,後續雙方的外交談判只淪為形式。日本雖然願意承認俄國在滿州的特殊利益,俄國卻不願意以朝鮮作為交換,沙皇直到最後一刻才感覺戰爭準備仍有所不足,試圖對日方的最後通牒做出讓步,但這封回覆的電報卻被日本長崎的電報局扣押,無緣送至俄國駐日公使手上。開戰,已成定局。
俄國總動員:1904年4月16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在這些準備出征的俄國軍士身上,除了戰爭必勝的決心,更希望得到信仰上東正教神明的庇護,因此所有部隊出征前,都必須要先進行宗教的祈福儀式,連俄軍名將也不例外。圖中虔誠的士兵在行進過兩旁的傳教士及聖徒的肖像時,都會自動脫帽致意,並在胸前畫聖十字,做好殉道的犧牲準備。俄國在最後的奉天會戰中,動員的陸軍人數已達到接近40萬,總兵力接近日本的兩倍。
不公平的擂台:1904年4月3日,《Le Petit Parisien》增刊圖文報導。本圖中很巧妙地用摔角擂台表現當時歐洲人眼中的世界局勢,以及看待日俄戰爭的態度。圖右上方的中國面對日俄於自己的土地上廝殺,卻只能對外宣稱「局外中立」,在列強的眼中自然連進場觀戰的資格都沒有,只有攀附在圍牆邊偷看的份。
雙頭馬車的俄軍統帥:1904年2月27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庫羅伯特金為俄國滿州軍的總元帥。
俄國貴婦縫製征衣:1904年3月5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在日軍打出第一聲槍響後,即使遙遠的聖彼得堡也為之震動,在這冬宮中長年舉辦宴會的大廳,被改裝成仕女們臨時的工作室,從事戰爭所需的手工業,裡頭不乏公主、伯爵夫人之流,上下一心盡一己之力,用行動報效國家。
冬宮前的激情:1904年2月20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聖彼得堡冬宮前的愛國場景;本圖為法國特派記者現場描繪而成,可以充分感受到俄國人民在冬宮前呼喊戰爭勝利的熱情。當時正處於日俄雙方正式宣戰後十天,君民對於和日本開戰都充滿信心,甚至成為沙皇政府用來轉移國內革命運動的政治手段,內政部長普列維在被質疑為何促成這場戰爭時就曾回答:「俄國需要些小勝利來阻擋革命的浪潮。」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