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花生能健腦 最好水煮勿油炸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花生是台灣人飲食中常見食物,堪稱「本土堅果之王」,其營養價值,與被譽為「世界四大堅果」的榛果、核桃、杏仁、腰果相比,毫不遜色;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只要每天吃兩茶匙約十克左右堅果,就能促進老年人的大腦功能運作,可幫助改善思考、推理、記憶力。失智症是與年齡相關的認知障礙症狀,其中又以退化性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最為人知;由於目前科學並無可「逆轉」認知退化的有效藥物,因此失智症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視為「不治之症」,專家指出,高齡人口若有聽力障礙或處於孤獨、缺乏社會性支持等狀態下,失智風險還會再增加。
長者天天吃堅果 可提高認知功能
二○一九年,南澳洲大學一項飲食習慣研究,針對中國大陸地區共四千八百多名、五十五歲以上成年人,發現每天吃十公克堅果類,相較於沒吃堅果者,大腦認知功能提高近六成;另外,研究團隊也分析過去二十二年大陸地區、九次營養攝取大數據中的資料,發現約一成七的老年人口,最常吃的堅果種類是「花生」。
南澳大學研究員李明(Ming Li)博士指出,吃花生之所以能夠健腦、防失智,主要是花生中有抗發炎和抗氧化的物質,包括多酚類、抗氧化劑、黃酮類和氨基酸等,可能是緩解認知功能下降的原因;此篇研究發表於《營養學雜誌》(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美國楊氏整合醫學中心醫學主任楊景端指出, 各種堅果,如核桃、杏仁、腰果和花生,都富含健康的脂肪、鎂、維生素E和B。有研究發現,每周至少食用五分堅果的七十歲以上女性,比起不吃堅果的同齡女性,大腦健康顯著改善;另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核桃中的植物化學物質,可以減少腦細胞發炎,進而在衰老過程中保持大腦健康。
葵花籽、南瓜籽也有助大腦健康
楊景端說,「藥療不如食療」,吃對食物可以改善大腦功能衰退,預防失智症;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都能導致記憶力與大腦功能下降,而吃對食物,可以控制這些慢性病。
長輩有個好習慣是「愛嗑瓜子」,葵花籽和南瓜籽均含有抗氧化劑和營養素,例如維生素E、鋅、omega-3和膽鹼,可減少認知能力下降;亞麻籽也是一樣,撒在生菜沙拉上,或加入其他食物裡,都可改善大腦健康。
中醫師鄒瑋倫指出,核桃、花生都能夠補腦,其中核桃富含亞麻油酸及補腦的鋅;而花生則富含卵磷脂、絲胺酸(腦磷脂),以及保養心臟、修復腦部、抗老化的白藜蘆醇,尤其花生的「膜衣」具有強健腦血管、腦部止血的功效,花生有多種吃法,最好水煮、避免油炸,花生的紅色膜衣營養成分豐富,有止血作用,但容易形成血栓的慢性病患者,最好去膜再吃。
中醫師陳潮宗主張,花生吃水煮的最好,且一次不要吃太多,否則易腹脹、生痰,造成反效果;市售花生食品要注意新鮮度,想吃花生湯,盡量自己煮比較安心;因花生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容易氧化變質,應保存於陰涼處,否則易受潮、感染黃麴毒菌,一旦產生黃麴毒素,食用易引起肝臟病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