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金口難開
三國時期,吳國有個名人叫顧雍,性格內向寡言、做事沉穩,當吳國丞相的時候,整天難說一句話,但字字千金,切中要害。當初他離家謀官時,母親叮囑他常寫信回家。顧雍是個大孝子,對父母很孝順,每月十五都寄回一封信,可每封信都只有一、兩句話,或說自己長進慢,或言自己有些事沒做好,對不起母親大人。
天長日久,母親心中納悶:這孩子功業究竟如何了?於是寫信要他多花點筆墨,詳細談談,家裡人都很關心,並說,東鄰的兒子已做了縣令,西舍的兒子已當上了將軍。你書比他們讀得多,文章比他們好,學識比他們深,德行比他們高,能力比他們強,而且比他們有涵養,想必你官也比他們做得大。可顧雍回信還是那一、兩句話,母親一連去了幾封信,問兒子當什麼官他都不回答。
母親在家坐不住了,便不顧路途遙遠、旅途勞頓,親自找上門去當面問個究竟。
原來兒子已成大器,做了吳國丞相!國君孫權聽說顧母前來,還親自上門拜見,口口聲聲喊:「老夫人!」老人又驚又喜,以為是在做夢,禁不住埋怨兒子:「你這樣悶葫蘆模樣,怎麼輔佐朝政,莫非吳王認錯了人?」
孫權笑笑說:「老夫人請放心,我看中您兒子的正是說話少、做事多,這才是好臣子。」
赤烏六年(二四三年),顧雍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孫權素服臨弔,賜謚「肅」。
後來,便有了「金口難開」這個成語,表示:嘴巴像金子一樣珍貴,不輕易張口用來說話;形容一個人沉默寡言、不愛說話。
Have a good 推推~~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