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詞探源】白丹以鄰為壑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人叫白丹,字圭。當時魏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白丹接受到了治理洪水的任務,他採用築堤壩的辦法來治理洪水,在局部取得成功。白丹非常高興,逢人便說:「當年大禹治理洪水有功,得到了帝位。如今我治理洪水的手段比大禹要高明多了,我的功勞比大禹也大多了。」聽到了白丹的話,孟子找到了白丹,當面反駁他:「你錯得太厲害了!當年禹帝治水,是按照水流的規律採用了疏導的辦法,他讓洪水都流到大海裡,把大海當成蓄水池。而如今你治理洪水,嚴重違背了水流的規律,把鄰國的沃野良田當成了蓄水的溝壑。倒流的逆流的水叫『洚水』,洚水就是殘害天下生靈的洪水。如今你封堵洪水的辦法實際上就是形成洚水,導致鄰國洪水泛濫,生靈塗炭,這種行為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強盜行為,你又有何功勞可言!」
白丹聽了孟子的話很慚愧,從此再也不炫耀自己的治水之功了。
白丹「以鄰為壑」的教訓雖然已經成為過去,但是,「以鄰為壑」的故事卻每天都在上演。
謝謝分享 Have a good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