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吃、快樂動 減重不盲目跟風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提到減肥,除了減掉體重公斤數,最好還能同時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如此不但可調整身體健康狀態,也能降低日後發生「復胖」的機率;要怎麼做到「減重」兼顧「增肌減脂」?專家指出,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在飲食上「吃對」時間與食物,也很重要。一名三十六歲林先生分享近期開始採取網路上流傳的「高蛋白飲食法」,飲食中大幅減少吃澱粉的比例,甚至是不吃;為了攝取更高的蛋白質,沒有運動習慣的他,更異想天開地參照健身人士,每天喝一杯「乳清蛋白粉」泡製的飲品,自認為這樣就可以「增肌減脂」。
高蛋白飲食
易增加腎臟負擔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觀看林先生的健檢結果,顯示已有高血壓,並且腎絲球過濾率eGFR指數遠遠低下標準值,顯示腎臟功能已發生問題,屬於輕度慢性腎功能障礙;潘富子警告,若再按照這樣的飲食方式吃下去,恐增加腎臟的負擔,造成腎功能繼續發生下降,甚至導致不可回復的損傷。
潘富子說,林先生的減肥方式,掉入「不吃澱粉」的迷思;她指出,好的澱粉類食物含有醣類,醣類進入人體,經過消化、吸收後會轉變成葡萄糖,也就是正常狀況下提供人體細胞能量的來源,長時間攝取醣類比例過低時,就會讓身體大多的細胞無法直接利用「血糖」當能量,造成代謝上的紊亂。
而提高蛋白質的飲食方式,加上配合適當的運動,確實可幫助增肌、減脂,但對於有慢性腎臟疾病者則會造成腎臟負擔,若吃下過多蛋白質,可能使腎功能發生嚴重問題。
168斷食
恐造成代謝不佳
時下最夯的「一六八間歇性斷食法」,是指一天中禁食十六個小時,只進食八小時;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顏佐樺醫師指出,間歇性斷食是協助人們達到理想體型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有許多研究發現,對於降血壓,預防或改善肥胖、三高等確有助益。但是,此種斷食減肥法,並非人人適用,一旦熱量攝取不足,會造成代謝不佳的問題,對身體反而不好。
有那些人不適合斷食?包括胃潰瘍患者、腎臟病患者、高血壓患者,若有需求也要經過醫師與營養師評估,需留意藥物的使用考量、血糖是否過低;孕婦及哺乳者不建議,怕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和熱量;成長中的孩童或青少年也不適合,需經過醫師與營養師評估。
顏佐樺建議,減重應優先攝取優質的蛋白質,選擇原型食物,多攝取蔬果、好油;避免加工食品、精緻甜點等;也提醒民眾,切莫盲目跟隨網路上的各種飲食風潮,因每種飲食方式都有其原理存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胡亂嘗試,恐將弄巧成拙,讓健康出狀況。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