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北科大紅樓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1230/1482535_1049065.jpg台灣在日治時期設立的大學或中學,校園裡總留有一些古蹟建物,如台灣大學、師範大學等。該時期所建的教室或辦公樓房等,多屬紅磚建造,故所謂「紅樓」的建築,在許多學校亦多有此名稱,如師大、建中等都有紅樓;台中一中過去亦有紅樓一棟,但該校紅樓於一九六○年代已拆除,校友會於去年已發動募款重建。 圖/丹青文/丹青台灣在日治時期設立的大學或中學,校園裡總留有一些古蹟建物,如台灣大學、師範大學等。該時期所建的教室或辦公樓房等,多屬紅磚建造,故所謂「紅樓」的建築,在許多學校亦多有此名稱,如師大、建中等都有紅樓;台中一中過去亦有紅樓一棟,但該校紅樓於一九六○年代已拆除,校友會於去年已發動募款重建。
成立於一九一二年,與民國同壽的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為台北工業學校、台北工專等,是台灣技職教育的龍頭,位在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和新生南路口。其校舍多已翻新,但校園內仍然保留著一座小巧精美的歷史古蹟,那就是北科大紅樓,在市定古蹟登錄的名稱則是「台北工業學校紅樓」。
「台北工業學校紅樓」落成於一九二六年,原為「御大婚禮二十五周年紀念文庫附屬書庫」。文庫本身也就是當年校方為慶祝日本大正天皇結婚紀念日所興建的圖書館。後來,圖書館本體遭火災毀損,只留下附屬的書庫,就是像小教堂又像小洋房的紅樓(見右圖)。
位處校園中心的紅樓,是二層樓房,面積雖僅三十四.二平方公尺,但在規畫當年,仍屬大正年代,因此具備了大正時期紅磚建築的精神。
紅樓精美小巧,牆體頗富典雅設計和學校精神的發揚,最特別的是在建築設計和土木施工,都由當年學校相關科系師生,共同協力完成。
台灣光復後,因圖書館另蓋於他處,紅樓後來曾充當過教授宿舍、防護團辦公室、倉庫、輔導中心、校史室等用途,但不變的是它仿歐式的紅磚樓房,隨著校園其他房舍的改建,已成為北科大僅存的最古老建築。一九九○年代之後,古蹟保護觀念興起,紅樓於一九九八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成為學校歷史傳承的精神中心。周遭榕園綠蔭扶疏,更襯托出紅樓的簡約古樸,是北科大校園風景,亦是屹立於學校的精神標竿。
紅樓歷年雖經幾次小整修、再利用,但畢竟年歲已大,紅磚褪色老舊。為活化古蹟,乃於二○一六年十二月展開以「原貌復原」為原則的大修復行動,並於二○一七年五月重新揭幕。
此次修復,從費用籌募到工程施建,亦由師生執行,再度展現北科大師生的實作精神。
嶄新的紅樓,仍保存原有建築格局和風貌,唯新增展板、壁掛式電子數位看板等,讓歷史文化的痕跡,融入新科技的展示。
紅樓現做為校園接待及展覽的地方,讓師生有機會參與古蹟再利用的經營、維護與管理等實務工作,一樓、二樓分別作為常設展和特展展區,常設展以紅樓歷史為主軸,特展則是配合學校各種主題展覽,予以協助宣傳或展出。
北科大紅樓是校園古蹟再造和維護、利用的典範之一,亦是值得去參訪或看展的老建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