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物猶如此】 東莞五乳犬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1215/1476572_1045172.jpg隱士陳恭尹,字元孝,明末忠臣陳邦彥之子,順治四年陳邦彥抗清失敗,全家被殺,只有陳恭尹隻身逃出。永曆時官任錦衣衛指揮僉事。明亡後不再任官,隱居西樵山中。晚年寄情詩酒,是嶺南三大家之一。工書法,為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著有《獨漉堂集》傳世。 圖/吳奕璠文/林少雯隱士陳恭尹,字元孝,明末忠臣陳邦彥之子,順治四年陳邦彥抗清失敗,全家被殺,只有陳恭尹隻身逃出。永曆時官任錦衣衛指揮僉事。明亡後不再任官,隱居西樵山中。晚年寄情詩酒,是嶺南三大家之一。工書法,為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著有《獨漉堂集》傳世。
恭尹隱居廣東東莞縣,家中母犬生下五小犬,人稱孝犬。這故事出自陳定九《孝犬傳》。母犬有白色皮毛,紅色尾巴,黑色四肢。恭尹因為父親為國捐軀非常哀痛,辭官隱居山中,吟詩飲酒,不再與人往來。
母犬片刻不離,跟隨恭尹左右。恭尹出門,母犬總是走在他前面幾百步,好像是他的嚮導。前方有豺狼蛇虎,母犬立即回頭,用嘴咬住恭尹衣袖往回拖,不讓他向前,他也順從的走回頭。這時母犬會留在他後面幾十步之遙,大聲吼叫,保衛恭尹。夜裡,母犬則通宵達旦的在屋子前後吠叫並巡視。
母犬生下五隻幼犬,悉心哺乳,每隻都長得很健壯。幼犬稍長,恭尹將牠們分送左鄰右舍,都成為盡責的看門犬。小犬剛送人的一年多,母犬每天都到各家去巡視,好似訓練和督促小犬要勤快。主人給的食物小犬都讓母犬先食用。小犬長大後,母犬就不再前去探視小犬。
奇妙的是,小犬每天齊聚,一起向母親請安。過了幾年,母犬毛皮脫落嚴重癩皮,身形消瘦,即將死亡。小犬每天探視,爭相舔母犬身上爛瘡,母犬的癩皮竟痊癒了。更奇的是,每到過年,小犬都會來圍繞著母犬,並不斷搖著尾巴,好似在向母親賀歲。
母犬年老壽終,小犬哀號不止。恭尹心中不忍,將母犬埋葬在後山。從此五隻小犬每早都到母犬埋葬處哀號,連續好幾年不間斷。
鶴子作詩曰:
劫火餘生笑種瓜,
仙龐衛主守煙霞。
不慚獨漉堂前走,
孝子鐘靈義士家。
鶴子讚道:元孝先生,高懷亮節,迄今讀《獨漉堂集》,慷爽激烈,想見其為人。此犬托身忠義之門,得其主哉!觀其始終事主,忠矣。五子之孝,殆其母忠於所主之冥報乎。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