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北海道小樽運河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_pic/20201123/1467854_1039212.jpg小樽運河上穿梭來往的遊船,滿載遊客開心的賞玩運河。 圖/林孟慧文/林孟慧日本北海道小樽運河位於小樽市港町四,開鑿於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開通,全長一千一百四十公尺,河寬二十至四十公尺。運河沿岸的古老紅磚倉庫鱗次櫛比,是小樽市成為日本北海道金融、經濟中心的象徵,印證了小樽昔日媲美紐約華爾街的繁華景象,因此也被稱為「北方的華爾街」。
昔日由大海入港的船隻於此裝卸貨物,為提高作業效率而興建運河。小樽運河為海岸填海而成,具備平緩及彎曲的造型特色,與一般運河不盡相同。運河裡曾擠滿了無數裝卸貨物的舢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工業倒退,物流模式轉為陸運,小樽運河也喪失了往日運河的功用;昭和六十一年(一九八六),有一半長度的運河被填平成馬路,即現在的北海道道十七小樽港線(名港小樽港灣線),過去四十公尺寬沿臨港線的運河,填埋成為二十公尺寬的河道,同時也增設了行人步道;而北運河則將舊時寬度的運河完整保留下來。現今這些倉庫建築,都已改建成玻璃工藝品商店、茶館、餐廳、甜品店及大型商店,成為極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步道上可見六十三座煤氣燈零星散布在小樽運河區,散發著濃濃的懷舊氣氛。小樽市特別制定「活用小樽歷史與自然之造街景觀條例」,從歷史、文化角度,將具有小樽風情、美好景觀之重要區域,指定為「小樽歷史景觀區域」,共計一百三十一點六公頃,並考量景觀特性及歷史背景,將該區畫分為十五個地區,並設立各別基準,朝著區域特性、塑造良好都市景觀之目標而努力。
當地特色商家,首推北一硝子館。硝子,為日文的玻璃,明治時代小樽開始發展玻璃工業,而昭和時代玻璃工藝的水準大幅提升,許多玻璃工藝品店也遷移至小樽,玻璃工藝遂成為小樽的特色之一,而北一硝子館是最具代表的店家。另外,小樽音樂盒堂也頗具盛名,在小樽市內就開設有六間分店,各分店內陳列著各式精美的音樂盒,總數多達數萬件,音色及款式五花八門,前所未見,精美程度讓人愛不釋手。
運河上的中央橋,是小樽運河中心的橋,也是遊船「小樽運河遊河之旅」的起點與終點。中央橋和旁邊的淺草橋之間,運河沿岸的散步道路上,遊客如織,是很好的觀賞運河散步路線,不但可以感受小樽的歷史氛圍,也可看看刻在牆上的日本文學作品,及路旁的表演藝人及小販,搭配運河二側美麗的植栽,在此可感受到支撐起北海道海運的歷史風情。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