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 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獎候選人伍連德
文/王文隆諾貝爾獎是全球矚目的年度榮譽,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和生理及醫學等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
自一九○一年開始頒發,至今已有兩甲子,截至二○二○年,已有九百六十二個個人,以及二十八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只要取得諾貝爾獎的肯定,不僅能獲得高額的獎金,也能立時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然而,僅有十二位華人取得這項殊榮,其中首度拿到諾貝爾獎的是楊振寧、李政道於一九五七年獲得的物理學獎。
這一方面或許是因為中國自清末以來,仍苦苦追趕著西方世界,因此還沒有「被看見」,也或許中國的國力仍舊較弱,難以支撐高深的研究使然。但事實上,華人的成就並不是那麼晚才被留意到,早在一九三五年,就已經有華人被提名諾貝爾醫學獎。
被提名的是伍連德,他是一八七九年出生於英屬馬來亞檳城的華僑,祖籍在廣東新寧(今台山)。他接受的是英式教育,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傳染病與細菌學的訓練,一九○三年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回到英屬馬來亞開辦診所,在吉隆坡醫學研究院研究熱帶疾病。
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伍連德應清政府所聘,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等同於副校長),自此他回到中國服務,貢獻所學。
宣統二年(一九一○),中國東北爆發疫情,其源頭來自於在俄國境內工作的華工,於返國時將疫病帶回,在哈爾濱全面爆發。疫情核心的傅家甸在三個月內,竟有逾五千人因此死亡,順著人的移動,疫報不斷南下。除了中國東北整個陷入疫情外,也在華北傳出病例,使得人心惶惶,且嚴重傷害了商貿網絡的順暢。
掌政的隆裕太后聞訊,即令在天津的伍連德擔任全權總醫官,以其專長開展疫調,控制疫情的傳播。伍連德率領學生抵達哈爾濱,對患病的死者進行檢查,發現其體內出現鼠疫桿菌,從而確定了疫病的類別,進而自俄國進口的毛皮上發現了大量的鼠疫桿菌,確認此次的鼠疫並非常見的腺鼠疫,而是另一種透過飛沫傳染的肺鼠疫。
既然知道目標,就能對症下藥。伍連德改良了全罩式的口罩,使其能掩蓋口鼻,避免飛沫藉著口鼻傳播與擴散,這就成了今日防疫裝備中最常見的N95口罩的前身。
在伍連德截斷鼠疫傳播渠道的成功策略下,中國東北的鼠疫在四個月內得到控制,迅速緩和了下來。一九一一年初,伍連德在哈爾濱成立了第一座鼠疫研究所,並在同年四月,邀集了十一國專家在瀋陽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這是中國第一次以其成功範例,在華召開國際醫學會議,讓各國專家來華見證撲滅鼠疫的重大成就。
不久後,滿清覆滅,民國肇興。伍連德受聘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的醫官,爾後負責中央防疫工作,陸續領導撲滅了一九一七年綏遠鼠疫、一九一九年哈爾濱霍亂、一九二○年中國東北鼠疫及一九三二年上海霍亂。卓越的成績使他成為國際知名的防疫專家,也使得他在一九三五年諾貝爾醫學獎提名時,獲提為候選人,可惜最終投票時敗給了出身德國,發現動物胚胎組織者效應(organiser effect)的斯佩曼(Hans Spemann)。雖然伍連德最終沒有拿到諾貝爾醫學獎,但他對防疫觀念的深遠影響,至今仍能得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