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商鞅與身分證
文/余遠炫「身分證」並不是現代的產物,早在先秦時代,距今二千多年以前,秦國的宰相商鞅,就發明了身分證明的制度。商鞅在成功說服秦孝公並進行改革工作時,就注意到戶籍人口的問題,所以命人在竹簡上刻著簡單人像與姓名、地址等相關資料作為身分證明,稱之為「照身帖」。
「照身帖」相當於現在的身分證,尤其規定住宿館舍酒店的外地客,都必須出示照身帖登記,如果沒有按照規定處理,店家就會受到嚴厲處分。
秦國在商鞅的主政下,改革非常成功,而且成效良好,甚至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程度,秦國人民勇於上戰場殺敵卻怯於內戰,商鞅的聲望也愈來愈高。
商鞅本來不姓商,他是衛國人,所以稱衛鞅。衛國是姬姓之國,與當時的周王室關係密切,所以又稱公孫鞅;直到他推動改革,為秦國立下大功,被秦孝公封在商於之地而稱為商鞅,或者稱他商君以示尊敬。
商鞅雖然立功,但也惹禍。太史公司馬遷批評他刻薄少恩,因為他曾為了執法,與當時的太子、後來的秦惠文王結怨。
秦孝公去世之後,秦惠文王也開始整肅商鞅,於是商鞅準備逃往其他國家,而在逃亡途中,他要投宿旅店,卻被要求出示「照身帖」登記,商鞅因為遭到通緝,不敢拿出證明文件,只好放棄。一連問了好幾個旅店,都是同樣的答案,所以他很感慨的說自己「作法自斃」,自己立的法,卻害到自己無法生存。但他也感到驕傲,因為商君之法,秦人很努力的實踐。
商鞅本想逃到魏國,卻因為他曾欺騙魏將公子卬,魏國人反而捉住商鞅將他送回秦國。商鞅想盡辦法逃到自己的大本營商於,並組織士兵,攻打鄭國,希望有一線生機,但秦國反擊,而後在戰場上殺掉了商鞅。
商鞅死後,秦惠文王(當時尚未稱王)仍然心有未甘,氣憤不平,便命令將他的屍首處以五馬分屍之刑,後世戲劇多半描寫成生前遭受酷刑,其實秦惠文王更讓商鞅不得好死,怨恨極深。但商君之法未廢,秦國強大讓諸侯國畏懼,而他所推行的「照身帖」,千百年後依然使用至今。
頁:
[1]